当前位置: 首页 > 湖南地方文献丛谈>

 

匡(Kuāng)

 


 

    源流·派语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醴陵)《匡氏房谱》"叙"称"吾家受姓肇于周,系出子姓,宋微子之裔也。襄王时有名渠济者,食采于匡,遂氏焉。"第一代祖、迁醴始祖震隆,字离照,明洪武三年(1405)由江右新喻县之西门,携家迁于醴陵县北乡花桥境古八都八甲。是谱为洪公房谱。

    (名派)震秀文匡(单名,下同)永匡万守匡明士之邦匡光显上国经学传世敬承上德。

    1948年(湘乡)《匡姓氏族源流》载清雍正甲寅《匡氏族谱》称:自句须得姓受氏以来,时代云遥。溯厥渊源,代居东鲁兖州峄县沧浪乡。自周迄汉,代有伟人。稚圭公(匡衡)卓然以理学名家官居太子太傅。厥后子孙繁衍,支分派别。或迁江南之丹徒,或徙江西之泰和,皆聚族而居。至宋时金虏践区,学金公崛起草茅,秉刚健之气,奋忠义之心,捐资济军,随征长沙,以义勇功封元帅。后解组遁迹,寻山川秀丽,至湘上杨梅庄(今属双峰)而居焉。传十代贤仲生财可、财玉二子。可生元明、元聪、元通,为匡家塘、匡家垅、栗山、长山、田心之祖;玉生元发,为湄水桥之祖。其苗裔有迁祁阳、邵阳、湘潭、醴陵、益阳者。至1948年,递传35代,男女丁口6700余人。

    民国(麻阳)《匡氏宗谱》称迁湘始祖崇源,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明初授湖广宝庆府邵阳县北路隆回司巡检,解组后遂卜居隆回。其曾孙友衡迁溆浦县匡家坳。友期之孙应佑移居麻阳县土军寨;应佐,字天助,号吉齐,于明永乐二年(1404),由隆回匡家铺先迁贵州镇远,再移居麻阳县二都五甲双冲。后世子孙聚居拖冲、岩门,衍散麻邑各地及贵州铜仁、松桃等县。

    (拖冲字派)崇贵孝友再 应必仕结前 景永廷世达 国朝起士家 邦以兴隆绍 世代毓英华 (岩门双冲)崇贵孝友再 应必仕结前 侍(景)荣兰万朝 廷士学世上 大国兴盛明 永承宗启贞 吉安开代远 茂元本光亨 泰和绍恩泽 宏文焕家声 (附隆回字派)崇贵孝友再 应必仕结前景秀 朝元顺祖宗 尧舜开治运 礼乐光前烈 诗书启后贤 尊亲隆爱敬 忠厚守家传 (附溆浦字派)崇贵孝友再 孟前学结前景承 宗元正文永 以下同隆回字派。

    按:《通志·二七·以邑为氏》:"匡氏,鲁邑宰匡句须之后。开封长垣县西南十里,匡邑故城;邑属卫。又疑鲁别有匡邑。《庐山记》:'楚威王时有匡俗先生。'"《千家姓》:"晋阳族。古有匡国。周武王时,有匡裕(俗)。兄弟七人,俱有道术。盖古匡侯之后。"

    郡望·堂号

    晋阳郡

    乐安堂:源自匡衡。匡衡,西汉东海承(今山东苍山兰陵镇)人,字稚圭。能文学,善说《诗》。以文学就官京师,累迁至光禄勋、御史大夫、丞相,封乐安侯。其后人遂以"乐安"为堂号。

    还有使用普遍的晋阳堂。

    堂联

    疏传宸极;读借邻光(匡衡)。
    诗说解颐(匡衡);号呼苏母(匡明)。
    倒履传佳话(匡衡);结庐见壮心(匡俗)。
    军功炳炳武德将(匡福);政绩赫赫乐安侯(匡衡)。

    历代名人

    石门人匡文贞,明永乐初,以岁贡入仕,官至礼部侍郎,为官勤慎;溆浦人匡开益,清道光年间入仕,官闽清知县、邵武厅同知、汀州知府,晋延京邵道;邵阳(今邵东)人匡互生,1919年5月4日,火烧赵家楼第一人,1925年在上海创办立达学园,从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和人格感化教育的实验与研究;湘乡(今双峰)人匡斌,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邵阳(今邵东)人匡达人,女,细胞生物学家;隆回人匡乐满,理论物理学家;等。

 

 

 

湖南图书馆 版权所有 @2006.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