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湖南地方文献丛谈>

 

冷(Lěng)

 


 

    源流·派语

    1924年(岳阳)《冷氏族谱》"序"称"谟公自李唐僖宗朝封西江忠义侯,食筠州,累叶袭封,遂家焉。"传至彻,时际后周由武宁迁分宁,其曾孙又迁西坪乡之泰清,再传至琼公,生四子,长子钦公,字得彰,谟公二十五世孙,明代由江右分宁泰清迁巴邑。

    (派语)公省安一钦 日学成大行 名世忠辅德 述清芬文崇 家修恒念典。

    1912年(益阳)《冷氏族谱》载《曹家河大宗祠堂记》云:始迁祖茂远,讳达成,明洪武二年(1369)由江右迁益阳曹家河,后世裔孙派衍益阳、安乡、石门、沅江、南县、湘潭等地。

    (派语)达泰燮熙朝 思芝应克超 光耀逢源本 诗书世德昭 懋修崇敬典 启裕必开先 文彩嘉名盛 端方正范传。

    按:《通志·氏族略四》:"冷氏,即伶氏,又有作上音者。"《姓氏寻源》卷三0"《山堂肆考》云:古伶伦之后,音讹为冷。《路史》云:康叔后有冷氏。"

    郡望·堂号

    京兆郡

    律吕堂:出自古代伶伦的传说。相传黄帝让他制定乐律,他从大夏的西边,一直走到昆仑山北,才在山后发现了一种适宜于制作律管的竹子,于是采伐了一些厚薄均匀的竹子,先制作一根三寸九分长的竹管,将它吹出来的声音定为黄钟律,然后按比例制作了12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又带到昆仑山脚下,根据凤凰的声音进行校正。据说雄凤凰能叫6种声音,雌凤凰也能叫6种声音,这12种声音的顺序和音差正好同制作的12根竹管的声音相合。伶伦将十二乐律的奇数各音叫"律",偶数各音叫"吕",合起来叫"律吕"。后来用他和荣援一起铸造的12口编钟为黄帝演出了乐舞《咸池》,演出非常成功,黄帝为表彰其功绩,赐其伶氏,后来错写为冷。冷氏子孙为纪念这位乐律的发明者,而以"律吕"命其堂号。

    还有京兆堂。

    堂联

    宗开冷水;秀毓长安。
    治显淄川(冷丰);诗传大历(冷朝阳)。
    赈济通行,阳春有脚(冷玉);弹劾不避,冷面无私(冷曦)。

    历代名人

    武陵(今常德)人冷谦,元末明初高士,博学,尤精于《易》,弃释从儒学画,以画名当时,明初为协律郎,校正郊庙乐章,后遁隐不知所终;安乡人冷鹏飞,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等。

 

 

 

 

湖南图书馆 版权所有 @2006.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