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湖南地方文献丛谈>

 

盛(Shèng)

 


 

    源流·派语

    1932年(长沙)《纠田盛氏族谱》"开宗派纪"载第一派祖、始迁祖朝金,出自泰曛公,于明洪武年间由江右袁州府宜春县黄婆街南来,落业原善化县二都铁炉塘。泰曛仍回原籍,朝金公孝友力田,兴家开族。一传子贤,卜居纠田。

    (派文)朝子志友必胜万崇一嘉荣国正天廷应思利先祖 (新增)植纪振纲维 仁孝继世久 文运日增隆 显达雄湘楚。

    清光绪十七年(1891)(湘潭)《中湘云湖盛氏五修族谱》称始祖福益公,明洪武间奉派为湖广茶陵卫指挥使,由江苏常州迁湖广长沙府湘潭县。四传至龙、虎、彪、熊、麟,再迁县西七都之云湖桥。后龙公徙居长沙,虎公迁宁乡汤泉,彪公世守云湖,熊公徙善化八都,麟公迁善化一都。是谱为五房合修,凡三十六支。

    (世派,自第十六世起)修谱昭先泽 和亲耀远光 勋名怀北海 功业振南湘 继世才猷焕 贻谋爱敬长 传思恢朴厚 训永守纯良 一本开新运 千年绍典常。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汉寿)《盛氏族谱》"序"称始祖庸公,授明都指挥职,著籍江西。始迁祖儒杰,明永乐二年(1404),由江西吉安庐陵县踏水桥来湖广龙阳县赶山坪,因水淹,复迁军山总之赵荣冲。

    (老派)儒俊贵福 政延国昌 太广文宏 成之先光 (新派)宗应后起绵 性善本承天 守道敦行士 安邦济世贤 经纶惟克立 典则永贻前 青史大名炳 流风万古传。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石门)《盛氏族谱》"宗图册"云:"本隘始祖盛开禧,原系五溪土人。自后汉武侯征蛮授细沙峒长之职,历晋及隋世受士职。""世系考"载远祖度公,字公量,举宋进士,以尚书屯田员外郎奉使陕西,二子从。后长子申甫还朝,留仲子于陕籍焉。先祖德公因弟庸,明建文时封历城侯、平燕将军,受明成祖疑,致使德公受牵连,至宣宗,复其长子旺袭父职,授南京右卫所;仲子华,字从龙,陕西西安府咸宁县马巷口人。元明之际,因湖广九溪卫添平所细沙隘百户盛国祥故,调华补缺百户,世袭勿替,诰封昭信校尉,谱尊一世祖。(编者按:石门盛氏世为"五溪蛮夷"后裔,当为土著,谱述一世祖华公明初由陕西来九溪卫添平所,是为误。)

    (世系韵语,自第九世起)时嘉含宏光大 佑启文武联芳 忠孝克绍先绪 礼义振定朝纲 在前韬略继美 从今宝贵必长 一本相传久远 万代德泽永昌。

    1994年(涟源)《盛氏四修族谱》,尊度公,字公量为鼻祖,余杭人,宋景祐年间以礼部侍郎参知政事,迁知枢密院。传至明时,子孙多由豫章徙居湖广。有德士,字席上者,明洪武元年(1368),由江右迁安化,永乐二年(1404)迁湘乡四十一都集祥乡清溪里黄港盛家冲,今涟源县地。是谱即德士公后裔纠集新化、安化等地盛氏合修。

    (四修新派行,自第三十七世起统一合用)业大裕后昆 英才显辉映 雅风秉弘扬 鹏程腾寰宇 青简标奇章。

    按:《通志·氏族略二》:"盛氏,周之同姓国也,后为齐所灭。《穆天子传》云:盛,姬之国。《公羊》云:成降于齐师。成者,盛也,以讳灭同姓,故言成也。又有奭之后也,盖以名为氏。后避汉元帝讳,故改奭氏为盛氏焉。汉有司徒盛吉,后汉有北海太守盛苞。"

    少数民族姓。湘北土家族有盛姓。

    郡望·堂号

    汝南郡

    广陵堂:典自西晋盛彦。盛彦,广陵(今扬州市)人,字翁子。事母至孝,时人称道。其后人以其籍属地广陵为堂号。

    还有敦睦堂、笃庆堂等。

    堂联

    宣阳勋烈(盛彦师);东鹿抚循(盛颙)。
    一时名士(盛宪);六帖广传(盛均)。
    时泰得三昧(盛时泰);子潮善六法(盛汇黄)。
    秋林高士流芳久(盛懋);空山冒雨题赞多(盛琳)。
    明府有名偕弟盛;太傅无忧闾属安(盛宪、盛豫)。

    历代名人

    湘潭人盛时,武昌起义爆发后返湘,任湖南都督府高等审判厅厅长,旋改司法司司长,第一届参议院议员;慈利美籍人盛岳,1928年为"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成员之一,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上海局书记,后叛变投敌逃往海外;长沙人盛文,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盛泽闿,电力专家;盛绳武,中共北京市崇文区委书记,擅书画、诗词;益阳人盛汉恢,企业名会计师;等。

 

 

 

湖南图书馆 版权所有 @2006.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