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湖南地方文献丛谈>

 

解读〔湘乡〕《大界曾氏五修族谱》

 


 

    《武城曾氏衍湖南湘乡大界房分续宗圣曾子族谱》,又名《武城曾氏衍湖南湘乡大界五修族谱》(以下简称《大界曾氏五修族谱》)是清末硕儒、一代名臣曾国藩的家谱,是谱也就自然成为名家之谱。

    1. 纂修情况

    (湘乡)《大界曾氏族谱》草创于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历时五载,于雍正五年(1727)修成。嘉庆五年(1800)续修,是修只是始修的拾遗补阙,未作任何校订,其凡例、谱序一仍始修。道光十四年(1834)开始三修,主修是曾国藩的叔父曾骥云,派名毓驷,道光二十年成稿。曾国藩曾协助其叔父踪迹曾氏源流,修正旧谱错讹。道光十九年十一月,还陪同叔父到宁乡参阅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曾衍 正在复修的宁乡曾氏通谱,"凡集旧谱千百册,校雠而考定之南宗,纂录东宗,钤篆上之朝廷,号《翰博谱》,家乘也,而兼官谱矣。吾宗从之正讹补阙"。四修始于光绪二十年(1894)春季,至光绪二十六年三月告竣,主修是曾国藩之侄孙曾广祚和长孙曾广钧,"与庙山汇谱"。以上四次所修之谱,笔者无缘恭阅,但据笔者推断,更改谱名、条理世系、套用派语都始于三修,谱尊曾参为一派祖,曾参,又称曾子,字子舆,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人,凡尊曾参为一派祖之曾氏均称"武城曾氏"。三修主修曾骥云是在参阅了宁乡曾氏通谱后对旧谱进行了"正讹补阙",谱名由(湘乡)《大界曾氏续修族谱》改成《武城曾氏衍湖南湘乡大界三修族谱》,清晰了世系脉络,至于派名的套用,下面将有所阐释。五修是在烽火狼烟的抗日战争时期,主修是曾约农,派名昭(木、炎、占三字合一) ,曾国藩之长曾孙。1938年11月12日,长沙文夕大火后,曾约农与堂姐曾宝荪随父曾广铨仓皇避居香港,1941年12月25日,香港沦陷,曾约农姐弟又辗转逃回故里湘乡荷叶塘富厚堂(今属双峰)。在家乡隐居期间,曾协助地方组建抗日武装,筹备续修大界曾氏族谱。民国三十三年(1944)被曾氏族人推举为《大界曾氏五修族谱》主修,于是"着手收集齿录、文艺",时日寇侵凌湖南,"风声鹤唳,弹雨枪林",然而,"未曾少息,不辞辛苦,欣欣然以谱为乐"(见曾宝荪《大界曾氏五修族谱跋》),民国三十五年谱成付梓。是谱十九卷,首一卷,三省堂木活字本,是历修族谱中内容最丰富的,除了通常收录历修序、跋外,在"褒颂"目内收录了清朝皇帝给曾国藩及其兄弟和儿子纪泽的御制匾额、恩诏、御制祭文、碑文;在"祖训"目内收录了"文正公遗训";在"传志"目内收录了曾国藩、李鸿章、郭嵩焘、曾国荃等人写的墓表、寿序、祭文、传略;在"典制"目内,收录了大量的有关条规、契据等资料,从而提高了是谱的质量和使用价值。

    2. 世系源流

    据谱载曾约农"序": 曾氏世启轩辕黄帝。帝元妃西陵氏曰嫘,生昌意。其后高阳氏、夏后氏皆圣德有天下。夏后氏禹四传至帝少康,封子曲烈于 。曲烈五十有二传至时泰, 亡,世子巫奔鲁,自别为曾氏。再传至 (dian),为孔子弟子。子参,尽传孔子之道,后世尊为宗圣,谱称一派祖。十五派据,关内侯,耻事新莽,挈族渡江而南居(江西庐陵)吉阳,于是山东无复曾氏者千有余载。三十四派 ,生唐开元间,留吉阳。弟旧,上柱国,鲁郡开国公;次略,广禄大夫、节度使,皆他徙。文定公巩,略后也。吾宗则后也。三十八派伟,御史大夫,弟骈,骈裔质粹,明嘉靖间奉旨东归,授翰博世职,守宗圣庙、墓,故号东宗,山东始复有曾氏,而伟后遂号南宗。伟子辉,第三子崇德,其孙孟鲁徙茶陵,为迁湖广始祖。四十五派霸,南宋时徙衡阳之唐福,为迁衡始祖。六十二派孟学,字少林,清顺治元年由衡阳大花堰迁衡山白(草头下加果),康熙十年(1671)携长子宏佑、次子宏奉迁湘乡荷塘二十四都小罗汉,终卜居沙溪石牌熊家湾,为迁湘乡始祖。六十四派闻(草头下加一个富),生贞菖、贞连、贞瑞、贞桢、贞(草头下加一个祥)、贞鸿,为大界老六房共祖。贞桢房螽斯衍庆,蔓延藤茂。贞桢,字应桢,号元吉,大界曾氏家族称元吉公,生尚(木旁加梁)、尚庭、尚榜、尚怀、尚位、尚烈,为新六房。尚庭,名辅臣,族人称辅臣公,其长子衍胜,字儒胜,号竟希,衍胜第三子兴,名玉屏,号星冈,是曾国藩的祖父,对曾国藩为人处世影响甚大,兴长子毓济,名鳞书,号竹亭,,配江氏,生传豫、传晋、传谦、传恒、传履,即"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兄弟五人,名满天下。曾约农称湘乡大界曾氏乃宗圣曾参之后,天下曾氏都是这样说的,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但曾孟学从衡山白(草头下加一个果)迁湘乡大界,这是可以采信的。(湘乡)《大界曾氏族谱》始修于康熙年间,离始迁祖来大界时间不长,口耳相传,不可能有大的出入。对迁湘乡始祖以上的世系只能疑信参半,五修族谱的"凡例"中说"三十三派祖丞公三子、旧、略,据《云溪谱》:略公十七传至霸公(一作坝公)迁衡阳,又六传至祖仔公。据《翰博谱》:公十二传至霸公,又十一传至祖仔公。两谱不符。明清两代《翰博谱》为朝廷优免曾氏差徭户役所依据,且昭穆秩然,垂丝不紊。《云溪谱》则讹脱显然,垂丝屡中断,今从《翰博谱》。","凡例"的交待是值得称道的,诚实地说明了《大界曾氏族谱》所叙述的世系源流有一部分是"从"《翰博谱》,即从"宁乡曾氏通谱"抄过来的。 

    3. 派语

    派语,也称辈分诗、班行诗、字辈、行辈、班派等等,没有统一的名称,俗语云:"派为谱之纲也,辑谱定派则大纲既举,万目斯张。"某一个家族在纂修家谱时,都会选用一些吉祥字作为辈份用字,把不同辈份字排列起来,组成几句五字、四字或七字诗,琅琅上口,便于记忆,用于体现宗族关系,明确世系次第,不然的话,在同一家族之内,就会形成尊卑长幼不分。因而,派语是一个家族男性成员取名的依据,直接反映出家族内部不同辈份成员之间纵向的、前后相继的关系,以及相同辈份成员之间横向的、平行配合的关系。

    《大界曾氏五修族谱》曰:"派序 清圣祖仁皇帝赐名派十五字:弘闻贞尚衍 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清宣宗成皇帝续赐名派十字: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中华民国元年)大总统赐名派二十字: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彝常 蔚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曾约农案曰:"溯自六十三代始请派字,故系宏(避明孝宗皇帝的年号'弘治'讳-笔者注)为名。自第六十三代始,较孔孟氏宏派晏两代,递至祥字则七十七代矣。"还说明"继"字犯六十一代祖讳,即以"纪"字代,这就交代了"曾纪泽"、"曾纪鸿"是"继"字辈而不用"继"字的缘由了。

    果真曾氏家族使用的派语是清康熙、道光皇帝和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所赐的"名派"?笔者未见有史料记载。但在中华大地上,曾、孟、颜三大姓派语大都奉用孔氏家族的派语。明朝初年,一说是朱洪武,一说是建文帝,御赐孔府自五十八代起辈份用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清代因避雍正皇帝"胤"讳,改为衍)",孔府再加上五十六代的"希"和五十七代的言字偏旁,构成了第一个10代字辈用字"希言公彦承 弘闻贞尚胤(衍)"。到明天启年间,这10个字已不够用,由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衍)植奏请皇帝,又续10个字"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清道光年间,又续10字"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民国八年(1919)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咨请北洋政府核准后,又制定了20个辈份用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长、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孔子被尊为"至圣先师",孔子后裔乃"圣裔",其辈份用字由皇帝御赐,并颁令天下,一统孔氏家族,其族裔必须按规定的辈份用字取名,凡随意取名者,概不准入《孔氏世家谱》。孟子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曾子、颜渊都是孔子的学生,世人尊为"宗圣"、"复圣",因而,孟子、曾子、颜渊的后人也是"圣裔",于是套用了孔氏家族的派语,但并没有达到全国统一,各地的孟、曾、颜氏家族多是自家制订的派语,就是湘乡大界曾氏也是在三修族谱时套用的孔氏家族派语,五修族谱是在套用完善后所成帙的"新谱"。清同治五年八月二十三日,曾国藩有一信"致沅弟""商家人派名事":"沅弟左右:孙儿排行,拟用浚、哲、文、明四字,再多则添温、恭、允、塞,派名果应用广字辈否?庚子年修族谱(指道光二十年三修《湘乡大界曾氏族谱》-笔者注),不应将辅臣公一辈之兴字改为(草头加兴)字,星冈公之为字改为兴字,为孙曾者(叔字下加心)焉不安。一二年内必须续修家谱,将兴、儒、为三派仍用旧派,上、国、桢三辈始改新派毓、传、纪字样。弟意若用广字,接复信后再取派名可也。"曾国藩这封给曾国荃的信使人明确了几个问题:其一,曾氏家族辈份用字并非皇帝御赐,如果是清朝皇帝御赐,身为道光进士,官至两江总督的曾国藩应该很清楚,绝不会责难三修谱的编纂者套用孔氏家族派语,更不会要求续修族谱时"将兴、儒、为三派仍用旧派";其二,湘乡大界曾氏是在三修族谱时才开始套用的,在一修、二修时,使用的是衡阳唐福曾氏霸公派行字辈,由"四十六派祖玉堂公手订字派":"思量邦宗祖 大可应子孙 惟汝仁文举 朝元必世兴",辅臣公一辈之"兴"字是老派,要套用新派语,星冈公是六十八派,正好是新派的"兴"字辈,只好在辅臣公的"兴"字上加一个草头,以示区别。大界曾氏在始修族谱时,应该有续派,由于难以见到一修、续修谱,没有办法知道续派用字,从曾国藩家信中可以知道在"兴"字后有"儒、为、上、国、桢",其实,国藩就是派名,"国"字辈,因为套改派名才改成"传豫";其三,五修谱上所言"自六十三代始请派字,故系宏为名",这已经违背了曾国藩的意思,曾国藩是要求从其父辈开始改用新派,即孔氏家族派语。

    4. 内容特色

    湘乡大界曾氏五修族谱 并非完全遵循了"信以传信,疑以传疑"的修谱原则,在叙说世系源流时也不免落入世俗窠臼;"齿录"中迁湘乡始祖之前的列祖列宗也很难给人"信史"的认知。但瑕不掩瑜,是谱是笔者所经眼的湖南家谱中的名谱,名人之谱,名人主修之谱。主修曾约农既有深厚的国学根柢,又有留学英伦的背景,所修之谱自然有其过人之处。穷究是谱,其特色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是设"祖训"目,传儒家之道。一般家谱、族谱上都有"族规、家训",内容雷同,缺少各个家族的特色,而是谱没有"族规、家训",专设"祖训"一目,主要载"宗圣遗训"、"文正公遗训"。宗圣,即曾子,以孝著称。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和"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的主张。"宗圣遗训"就是曾子转述孔子的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以孝事亲,以孝事君,终于立身。一句话,以孝行天下,以孝治天下。"文正公遗训",摘录自曾国藩致诸弟书及训子书。这类家书,决非世人所常见的报平安道家常的书信,而是教育诸弟和子侄如何治家、修身、养性、为学,反映出清末"大儒"曾国藩的儒家思想和道德风范。曾国藩总结其祖父星冈公平日"家训"之言为"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八字"永为家训"。读书、种菜、养鱼、喂猪,为居家之事,起早、打扫洁净、诚修祭祀、善待亲族邻里,是治家之法。这八字"家训"循循善诱,平实可行,但要真正一以贯之却不易;教子弟"八本三致祥":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养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治家以不晏起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修身千言万语,以不忮(嫉贤害能)不求(贪名贪利)为重;日课四条: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把曾国藩的"家训"载入大界曾氏族谱,就把"家训"变成了"族训",用儒家思想去浸润大界曾氏族裔。

    二是在"典制"目内,不仅收录了一般家谱都会收录的"冠礼"、"笄礼"、"昏礼"、"丧礼"、"祭礼",还收录了大量的契据之类的原始资料。笔者所见湖南家谱中,也有家谱收录了契据资料,但数量不多。是谱收录了从清咸丰十年(1860)到民国35年(1946)近百年来曾氏宗祠条规、祠产管理、义学赈恤、奖励条例、祠产公谷贷放、公墓管理、山塘管理、公祀田契据、买卖土地契据、禁山封林议约、山林界分管契据等等,相当详细、规范,连哪一座坟墓由哪一家后裔公管公扫,坟墓周围的楠竹树林"干枯雪压风折"由哪一家后裔公管公收等方面都有明确而具体的规定。谱载这些条规、契据,其目的应是"立此存照",要求后人遵守,避免族内外因山林、田土、坟山引发的各种纠纷。同时,也为我们研究农村经济史、社会史、民俗风情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

    三是打破私修家谱惯例,准允女子入谱。家谱是封建伦理道德的产物,对女子是不尊重的,女子只能作为男子的附属入谱,连名字也没有。在《大界曾氏五修族谱》"凡例"中规定:"女子不字且经亲支公认有承嗣权者得照男丁例提行",开湖南家谱有女子入谱之先声。但也不是公平的,只允许"不字"女子入谱,也就是一辈子不出嫁的女子才有资格入谱,因此,曾宝荪、曾宝菡等才能"照男丁例提行"入谱,曾宝荪还为五修族谱撰写了跋语。曾昭,一代才女,受堂姐曾宝荪的影响,也终身未嫁,不知为什么未上族谱?但在"传赞"目内有她写的"家祭文"。

    曾约农于1986年12月31日在台北荣民总医院溘然长逝,享高寿而去天国。他在上世纪40年代困居故里时主持修纂《大界曾氏五修族谱》,给曾氏族人留下了珍贵的家族史料,也为湖南家谱纂修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湖南图书馆 版权所有 @2006.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