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湖南地方文献丛谈>

 

麓山寺碑

 


 

麓山寺碑碑文    此碑是唐开元十八年 (730) 著名书法家李邕撰文并书,,江夏黄仙鹤(传说为李邕生託名)勒石。原刻在古麓山寺中,后移至岳麓书院右侧,明知府钱澍建亭护碑。

    麓山寺于晋武帝太始四年(268 )由法崇禅师所建,位于岳麓山半山亭之上,包括前、中、后殿(原名观音阁),两厢有斋堂,气势恢宏。此处林壑幽美、古木参天,洞天福地。佛教传入湖南,始于魏晋之际,麓山寺就是湖南最早的佛教寺庙,山门旁镌联"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即说明了该寺在湖南宗教史上的历史地位。麓山寺初名慧光明寺,唐初改今名,明神宗万历年间欶赐"万寿禅林",后毁于兵燹。清康熙十年(1671)僧智檀等修复,不久又毁。康熙二十年,僧法灯建复称"万寿宫",民国初年,恢复"古麓山寺"名。1944年毁于日寇战火,寺内建筑几成灰烬,仅存山门及观音阁。1955年由长沙市佛教协会修葺观音阁。1985年后,市佛教协会相继建复前殿、大雄宝殿、禅堂、说法堂、钟鼓楼,按佛寺规则复其旧观。寺中俱有历代高僧住持,名贤鸿儒竞相题咏。"文名天下"的李邕能为麓山寺撰书碑记,足可见当时麓山寺佛事鼎盛之一斑。
 

麓山寺碑碑文


    李邕(678 一 747)字泰和,扬州江都(今属江苏)人。天资豪放,不矜细行。少知名,善(邕之父)注文选,附事见义,览秘阁书,了辨如响。初为谏官,历任郡守,曾官澧州(今湖南澧县)司马,官至汲郡、北海太守,人称"李北海"。工文,善书,尤擅以行楷写碑,取法"二王"(羲之、献之),不泥于古,而有所创造,笔力沉雄,自成面目,对后世影响较大。"麓山寺碑"为其生平杰作,亦不可多得之唐代名碑。碑文如下:

    "天之道也,东仁而首,西义而成,故清泰所居指于成事者已。地之德也,川浮而动,岳镇而安,故耆阇所临,取于安定者已。兹寺大枑,厥旨玄同,是以回向度门,□于郭右,仰止净域,列乎岩巅。宝堂岌嶪于太虑,道树森梢于曾渚,无风而林壑肃穆,不月而相事澄明。化城未真,梵天犹俗,名称殆绝,地位尝高者,不其盛欤!麓山寺者,晋太始四年之所立也, 有若法崇禅师者,振锡江左,除结涧阴。尝与炎汉太宗,长沙清庙,栋宇接近,云雾晦冥,赤豹文狸,女萝薛带,山袛见于法眼,窦后依于佛光,至请旧居,特为新寺。禅师洎翌日弘聚谋介众表之,明诏行矣,水臬有制,丘墟尽平。太康二载,有若法导禅师,莫知何许人也, 默受智印,深入证源。不坏外缘而见心本,无作真性而注福河,大起前功,重启灵应。神僧银色,化身丈余,指定全模,标建方面。法物增备,檀供益崇。广以凌云之台,疏以布金之地。有若法愍禅师者,江夏人也。空慧双铨,寂用同辔。慈目相视,净心相续。综覈万法,安住一归。注大道经,究上乘理。永讬兹岭,克终厥生。逮宋元徽中,尚书令湘州剌史王公讳僧虔,右军之孙也。信尚敬田,作为塔庙。追存宝相,加名宝山,矧乎弓冶笔精,陶甄意匠。留书藏石,缄妙俟时,候法字之倾低,期珍价以兴葺。远虑将久,遗事未彰。梁天监三年,刺史夏侯公讳祥,了义重玄,别构正殿。绍泰二年,刺史王公讳琳,律师法贤,或在家出家,或闻见眼见,建涅槃像,开甘露门。长沙内史萧沆,振起法鼓,弘演梵言。继楗槌于景钟,纳贝叶于曾阁。陈司空吴明彻,随待中镇南晋安王、乐阳王,并佛性森然,国桢秀者,壮回廊以云构,蔚悬居以天覆。开皇九年,天台大禅师守护法庭,澄清悲海。严幢标耸,智火融明,袭如来堂,坐法华定。四行乐而不取,三贤登而更迁。有若昙捷法师者。伐林及树,染法与衣。不坠一滴之油,有霑大振之雨。总管大将军齐郡公权公讳武。福德庄严,喜慧方便, 疏写四部,镇重百城。有若智谦法师者,愿广于天,心细于气。诵习山顶,创立花台。有若摩诃衍禅师者,五力圆常,四无清净。以因因而入果果,以灭灭而会如如。有若首楞法师者,文史早通,道释后得,远涉吴会,幽寻大台。法界图于剡中,真诀论于湘上,具究竟戒,敷解说筵,一法开无量之门,二音警无边之众,方等有以复悔,双林有以追远。并建场所互为住持。惟慧性禅师者,迹其武,凭其高,超乎云门,绝波尘纲,深以为性有习,道有因,止于心,反于照,习也者;坐乎树,居乎山,因也者。固习而无因则不住,因而无习则不证。是以沤和正觉,阿若冥搜,想息而精进甲坚,受除□烦散。百川到海,同味于□;千叶在莲,比色于净。起定不离于平等,发慧但及于慈悲,故能闻者顺其风,觏者探其道,牧伯萃心,皇华洊臻。启焚香之上缘讬,成佛之嘉愿。上座惠臬寺主惠亶都维那兴哲等,皆静虑演成,妙轮转次。因差别而非法,随品类而得根,去二见而入流,率一心而办事。咸以形胜之会如彼,修行之迹如此,而丰碑未勒,感业不书,安可默而已哉! 将何以发挥颂声,披扬宿志也?司马西河窦公名彦澄,硕德高阁,绍贤远识。器宇岳厚,检操冰清,属以师长阕宫摄行随手。以家而形于孝友,以己而广于诗书,以重而雅俗自兴,以明而至道丕若;旦犹归心净土,膜拜佛乘,摧憍慢之外幢,兴开示之真语。建谋群吏,乃命下竂,顾蚊山之易疲,叹龙宫这难纪。其词曰:天地有象,圣贤建极。宴坐中岩,成道西域。后代袭武,前良作则,安乐是依,灵鹫是式。一想冥契,三归愿塞。其一。金方置庙,衡麓开场。龙象拥锡,人天护香。鬼神赐土,灵化度堂。重镇牧伯,上游侯王。光昭法侣,大启禅房。其二。幽谷左豁,崇山右峙。瞰郭万家,带江千里。玉水布飞,石林云起。雷激庭际,月窥窗里。花台随足,天乐盈耳。其三。人与地灵,心将法灭。既注在此,比明齐哲。佛日环照,牛车结辙。连率顺风,驷骊钦烈。访道追胜,形驰目绝。其四。碑版莫建,轨物未弘。和合是请,佐贰是膺。政敷大都, 信发广乘,愿言有述,以访无能。惟石可久,与山不崩。其五。别乘乐公名光祖上计于京,□不偶兹会。赞曰:英英披雾,其德允烁。卓立隽才,标举明略。雄辩纵横,神情照灼。口备闻政理,梁悟禅乐。

    前陈州剌史李昌文并书。大唐开元十八年岁次庚午九月子壬朔十一日壬戌建。江夏黄仙鹤刻"。

    碑高2.72米,宽1.33米,圆顶饰龙纹浮雕,有阳文篆书"麓山寺碑"额。碑文28行,每行56字,共1400多字。词章华丽,字体隽秀,刻艺精湛,集魏汉碑之长,文、书刻兼美, 宋代大书画家米芾称"精彩动人"、"运笔神助"。碑有损缺,但大部完整。长沙知府沈廷瑛和沙灰集其残字94个另置右壁,整碑漫□已有361字。碑阴所刻衔名及赞,据清瞿中溶《金石萃编》所考为潭州司马摄刺史窦彦澄作,李邕书,较碑正文略小,楷法端正。

    麓山寺碑刻成之后,为历代艺林所推重,前来临习、摹拓者不少。历代拓本甚多,精本大都藏在故宫博物院。湖南图书馆亦入藏数种,较精者为清乾隆拓片,整幅,高2.29米,宽1.24米。历代著录碑帖的图书不少,精当可靠的恐怕不多。仅以"麓山寺碑"为例,杨震方编著《碑帖叙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2月出版)的介绍是"麓山寺碑"又名《岳麓寺碑》。唐开元十八年(730)刻。在湖南衡山县岳麓书院。李邕撰书。……碑阴字多剥落, 亦李邕书,因嵌置书院壁,拓者多遗之,故全拓本罕见。……。"文内把宋代"四大书院"之首的岳麓书院"搬"到了衡山县,麓山寺碑也不在岳麓书院内,此其一。其二,因碑阴"拓者多遗之",于是说是"因嵌置书院之壁"所致。李邕所书"麓山寺碑"始立在麓山寺院,后移置在护碑亭内。所谓"嵌置书院之壁"的不是唐碑,而是清陶澍以家藏宋拓"麓山寺碑"为模本,摹刻于条石,石刻既成,将其嵌于书院后陶桓公杉菴壁间,现嵌置在岳麓书院讲堂后碑廊,张冠李戴也。又张彦生著《善本碑帖录》(中华书局1984年2月出版),"……碑在湖南长沙衡山县麓山寺,又名岳麓书院,碑为修岳麓寺而立,述及寺于晋太始修建历史等语。……。"有史以来,衡山县何时隶属过"湖南长沙",麓山寺在长沙岳麓山,"佛寺"、"书院"岂能"又名"。"麓山寺碑"也不是"为修岳麓寺而立"。以上两书都是在碑帖书目中较有影响的,编纂者亦多为治碑帖专家,可错误的程度已使人难以卒读,所举都是常识性错误, 还不知著录的主要内容是如何错误的?

    麓山寺碑不仅是我国碑刻艺术的瑰宝,而且也是重要的湖南地方文献。碑文叙述了自晋太始四年建麓山寺至唐立碑时,麓山寺的沿革和历代住持禅师传经弘法的情况,以及历代官员对该寺所作的贡献,可以折射出佛教在湖南传播的历史轨迹。

    (参考引用文献:侯良主编《湖南省志·文物志》 湖南出版社出版1993年9月;周良驹等编《岳麓文物与名胜》 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1986年9月)

 

 

 

湖南图书馆 版权所有 @2006.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