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湖南氏族源流

 



 

湘潭易家垅易氏

   迁湘始祖雄公,字兴长,谥忠愍,东晋人。雄公三十传至观德公,字玄甫,元末由江西吉水回湖南长沙,旋因避乱携长子清一由长沙再迁湘潭马公堰。观德子三:清一居马公堰易家垅;清二于元末由吉水迁燕京;清三于明洪武2年(1369)由吉水迁湘潭城东,后嗣又迁横头。清光绪20年(1894)建清一公祠于易家垅。乾隆34年(1769)始修族谱,1922年四修支谱。派语用通派。


醴陵鹿浦易氏

   始祖楫公,号南渡,宋理宗开庆间由湖南宁乡迁居醴陵南清湾乡之鹿浦。族人分布在西林、冷水及攸县等地。至1948年,已传25代,全族人口约6000余人。清道光间建宗祠于鹿浦对河之安全岭。


醴陵铁铺塘易氏

   始迁祖明远公,宋绍兴末年自宁乡迁此。族人分布于水口、驴马塘、汉冲、易家山、毛田山、油草岭、大路坪、黄竹冲、台子上、萍乡、攸县。至1948年,全族人口900人。


醴陵栗山易氏

   始迁祖参三公,元至元初年自江西龙泉迁此。族人分布于东城、攸县、萍乡。至1948年,全族人口1500人。


醴陵双塘易氏

   始迁祖星旻公,元末自湘潭迁此。族人分布于丫塘。至1948年,全族人口7500人。


醴陵水口易氏

   始迁祖清溆公,明洪武初年自江西泰和迁此。族人分布于峤岭、霸背。至1948年,全族人口2000人。


醴陵茅田易氏

   始迁祖子茂公,明洪武初自江西迁此。至1948年,全族人口600人。


醴陵高田桥易氏

   始迁祖远阳公,明永乐8年(1410)自株洲迁此。族人分布于易背冲、高家塘、易家湾等地。至1948年,全族人口4000人。


醴陵东山易氏

   始迁祖才公,明永乐间自湘潭迁此。


醴陵大林桥易氏

   始祖雄公,东晋人,自太仓迁浏阳。始迁祖福公,明永乐间自浏阳迁此。传至九世永卿、永通、永言、永道,遂分为四大房。族人分布于老鸦山、泮川冲、板杉铺及攸县、萍乡等地。1940年五修族谱。至1948年,全族人口3800人。堂号忠裔。


醴陵龙潭桥易氏

   先祖白七公,元时自江西迁湘潭株洲,后裔秀公于明初自株洲迁此。至1948年,全族人口1600人左右。1914年四修族谱,堂号十义。


醴陵官寮易氏

   始迁祖朝署公,明洪武初年自江西泰和迁此。族人分布于萍乡、浏阳。至1948年,全族人口共5122人。


醴陵芷泉易氏

   始迁祖星明公,清顺治初年自湘乡迁此。族人分布于山口、竹山、下埠、萍乡。至1948年,全族人口300人。


醴陵水湄湾易氏

   始迁祖启吾公,清咸丰初年自船湾迁此。族人分布于渣冲、荣湾。至1948年,全族人口200人。


醴陵渗塘易氏

   始迁祖必达公,自水口迁此。族人分布于泗汾、陶家垅。至1948年,全族人口200人。


醴陵板杉铺易氏

   先世清嘉庆初年自江西丰城迁此。族人分布于县南门。至1948年,全族人口100人。


醴陵荷田易氏

   先世明崇祯初年自浏阳迁此。至1948年,全族人口300人。


醴陵浅岭上易氏

   先世清康熙初自浏阳迁此。至1948年,全族人口200人。


醴陵冷水易氏

   始祖欢公,十三传至墨仪公,明初由江西永宁县迁居湖南醴陵冷水,生二子:清远、乃敬。乃敬公子二:必敬、克让。清康熙年间建宗祠于大王山,后毁于洪水。光绪元年(1875)重建于黄竹坪,又毁于战火。1938年再建于县城来龙门。1938年始修族谱。派语用同治元年(1862)星沙总祠所颁百字派语。


醴陵三星易氏

   欢公十五代孙志清,一名清,字添雯,明正统间由宁乡迁居醴南二十三都三星里。清乾隆39年(1774)创建宗祠,乾隆55年(1790)始修族谱,道光17年(1837)、同治2年(1863)、1943年、2003年续修。至1948年,全族人口5000人。采用通派。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湖南图书馆 版权所有 @2006.10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