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著述成果
图片集锦
研究评论
纪念场所
家族亲友




古德生

(1937-    )
 

    

    
    中国工程院院士,采矿工程专家。

    广东省梅县人,1937年10月13日生于农民家庭。1955年考入中南矿冶学院(今中南大学)采矿系矿区开采与经营专业,毕业留校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资源工程系教授、采矿系系主任、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长期从事采矿设备和工艺的教学、科研工作。"文化大革命"后期深入矿山第一线,研制开发了颠振型振动出矿机,被300多家企业采用,获国家发明三等奖。1978年以后,又相继研制成功11种新型采矿振动设备,创新了振动出矿留矿法、盘区回采振动出矿连续开采等6种采矿方法,创造了溜井振动出矿技术、振动给矿筛选新流程、采矿流水线等7项新工艺,推广到全国700多个矿区,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0亿元,已引起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采矿大国的关注。创立的以振能有效作用范围、受振矿石性态、振能耗散规律及振机埋设参数优化等内容为核心的振动出矿原理和以采矿连续工艺系统、连续作业的大块管理和连续作业机组优化配套为主要内容的采矿连续工艺优化理论,具有重大的采矿工程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创立的振动出矿技术与地下金属矿连续开采两个新的技术领域,具有国际水平。地下采矿连续工艺的研制成功,使中国特色的采矿出矿运矿连续作业线得以建立投入矿区生产,创造了采场出矿生产能力1064吨/小时的新纪录,步入世界先进行列,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5年任采矿工程系系主任,8年中争取了采矿工程和矿山测量两个博士点,使全系乃至学校的学科建设上了新台阶;主持建立岩石力学和振动出矿技术两个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实验室,提高了科研条件;千方百计筹集几十万基金,成立了开拓奖学金和金钟奖教金。筹建的资源开发工程研究所和采矿与散体工程研究所,成为承担国家重点科研攻关项目的科技队伍,接连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发明三等奖和省部级奖励30多项。振动出矿原理获国家教委1981年科技进步二等奖;盘区回采振动出矿连续开采法研究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91年科技进步一等奖;多排同段挤压崩矿理论及工艺技术研究、溜井振动出矿机系列,也获得省部级一等奖。指导和培养了20多名博士、博士后、硕士。

    1995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学科组成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冶金设备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省部级劳动模范;1985年评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全国劳模;1991年评为国家七五科技攻关突出贡献者;1994年获科技兴湘奖和全国归侨先进个人;1995年评为全国优秀归侨侨眷教师。

    主要著作有《振动出矿技术》、《岩石冲击动力学》,撰写《振动出矿原理》、《采场出矿运矿ZGYS连续作业机组》等70篇论文。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全文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