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著述成果
图片集锦
研究评论
纪念场所
家族亲友




何觉民

(1953—   )
 

    

    
    杂交小麦专家。

    湖南省新化县人,1953年生于新化县农家。家乡产小麦,却产低质劣,如何能种高产优质的小麦,成了他少年时潜藏心底的梦想。中学毕业后在乡村当植保员,几年下来积累了农业生产的经验。1973年被推荐到湖南农学院农学专业学习。1976年毕业后留校从事小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79年考取小麦专家盛承师教授的研究生。他攻读硕士学位的三年,也是小麦科研攻关的三年,拿下了小麦抗赤霉病课题,他的研究成果《小麦品种形态抗赤霉病性的机制》在1982年南方小麦科研学术会议上交流,得到小麦研究专家的好评。他育成的抗赤霉病良种“湘麦11号”在湖南应用推广。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他花了数年时间深入委底、邵阳办点,找出小麦产量上不去的三大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进行小麦综合丰产技术研究,亩产达到200公斤,每亩增产50公斤。1989年通过省级技术鉴定,推广面积500多万亩,新增经济效益6000多万元,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利用小麦杂种优势大幅度提高产量,是世界小麦育种界共同的设想。日本人1951年获得第一株小麦雄性不育材料之后,国外学者研究了40年仍未突破难关。中国从1963年开始研究小麦雄性不育系,技资已达数千万元,但尚未攻克这道世界性的难题。湖南是三系法杂交水稻的故乡。正是受此科技成果激励,他选择了用生态遗传型雄性不育搞两系法利用小麦杂种优势的重大科研课题,决心撇开三系法,直接从两系法入手,出奇制胜,中间突破。1990年4月27日,他终日搜寻有了收获:找到5株两系法不育材料。为了防止这珍贵的雄性不育特性随着小麦收获(死亡)而消失,便将不育株一分为二:一份留在地里自然处理,一份带回实验室人工长光处理,一份送到昆明长日照处理。结果是地里的不育株长出35粒种子。同年到昆明做夏繁试验,在长日照条件下完全可育,证明所找到的确是光敏不育材料。这意味着进攻小麦杂交育种掌握了敲门砖。他立即申请立项开展小麦两系法杂交研究,以他为首的“两系法利用小麦杂种优势技术研究”课题组,盛承师教授为顾问。从1990年冬到1992年春,他率课题组不停地往返于长沙、昆明两地,精心从事杂交小麦的秋播和夏繁。经过昆明、长沙13次分期播种和人工定光试验,选育出ES-3 、AES-4、ES-5三个光温敏不育系,筛选出一批强优组合。试验表明亩产达到310公斤,增产率在20%以上。他们还对小麦、大麦、水稻、玉米等作物反复试验,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植物雄性不育新理论一一生态遗传型雄性不育理论和选育光敏不育作物的方法,对小麦科学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

    1992年4月1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庄巧生和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主持了对“两系法利用小麦杂种优势技术研究"的技术鉴定,作出的结论是:该项成果“系国内首创",“居世界领先地位”,"对发展我国小麦育种理论和展示杂种优势利用的广阔前景,都具有重大意义"。湖南省人民政府奖励以他为首的课题组26万元。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全文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