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著述成果
图片集锦
研究评论
纪念场所
家族亲友




沈志云

(1928—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车辆动力学家。

    湖南省长沙县人,1928年5月28日出生于长沙县黄花市杨家山一个乡村教师家庭。1949年8月长沙和平解放以后,考入唐山工学院机械系,勤奋学习,成绩优秀,只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大学本科学业,毕业留校任理论力学教师。在大学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留学苏联列宁格勒铁道学院(今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获得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他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坚持不懈地科学攻关,用多年心血创造了高层次的科研成果。1981年在《铁道科学技术动态》第5期上发表的论文《利用数学模型作机车横向振动的振型分析及参数研究》,展示出在机车车辆系统动力学及控制研究领域的国际先进水平,在伦敦剑桥大学车辆系统动力学协会学术研讨会上交流时,受到国际同行的肯定和重视,成为中国车辆动力学研究在国际学术界赢得声誉的第一篇学术论文。1982年11月,他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了两年访问学者,刻苦钻研,在名教授赫追克的主持下,合作进行了两项课题的研究,获得重要建树。一项是国际上誉为“沈氏理论”的轮轨非线性蠕滑力模型研究成果,被广泛引用;另一项是北美铁路最佳轨头打磨型面的研究。由于他推进了近20年在国际上蓬勃发展的车辆系统动力学研究,因而成为车辆系统动力学国际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主席,站到了国际科学技术研究的前沿。

    他坚持理论科研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相结合,科学研究与生产建设相结合。从美国回来后,作为国内屈指可数的机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专家,把主攻方向定为中国铁路的现代化建设,注重基础性和超前性的研究和开发,积极创造和转化科研成果,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他孜孜追求中国铁路运输的重载、高速、安全,先后完成了20余项科研课题,在国内外发表了60多篇学术论文。他提出以降低轮轨动力作用为主攻方向的新观点,促进了中国铁路重载、高速技术的发展;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迫导向货车转向架,达到无轮缘磨损的程度,为中国数十万辆货车更新换代开辟了新途径;负责创建和主持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他先后参与了中英车辆系统动态仿真合作研究和中德、中俄高速车辆试验研究等国际合作项目,在国际同行中颇有知名度,提高了中国机车车辆研究水平。

    世纪之交,世界高速铁路掀起了新的发展高潮。被称为“夕阳工业”的铁路运输,势将成为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之一。他以敏锐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在国内率先认识到并做好准备迎接高速铁路的发展趋势,明确提出:中国铁路50年来,列车平均时速只从20公里提高到39公里,要想把时速提高到200公里以上,必须突破传统技术,采用全新模式和高科技,以解决高速列车存在的固有矛盾并保证安全、高速。他领衔主持的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过多年奋斗,已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的中国唯一的高速机车车辆滚动振动试验台,为21世纪中国以自己的高速技术跻身于世界高速铁路之列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系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1994年改称院士)。1994年6月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并获詹天佑成就奖。他还是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委员兼运输学科组组长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铁路、公路、水运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由于他的杰出贡献,1994年9月19日《光明日报》载文称他是“华夏高速列车的设计师”。1999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詹天佑大奖和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全文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