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著述成果
图片集锦
研究评论
纪念场所
家族亲友




谢义炳

(1917-1995)
 

    

    
    中国科学院院士,气象学家,气象教育家。

    湖南省新田县人,1917年4月3日出生于新田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丧母,由祖母抚养。在家乡念过私塾,后随其父谢厚藩到衡阳、长沙、上海读小学,到南京、扬州读初中、高中。1935年夏考入清华大学理学院。一二九运动中,参加民族解放先锋队。七七事变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内迁,1938年在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他亦到达昆明复学,学习气象专业。1940年毕业后任贵州气象所观测员。1941年入内迁贵州遵义的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师从涂长望教授。1943年获硕士学位。后任中央气象局技士,从事地方台站的业务指导工作。1945年考入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1949年以《北美冷涡的选例分析》论文,取得博士学位,并留校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1950年秋,他克服种种困难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

    1950年9月,任清华大学气象系教授。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转入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授兼副主任,并主持气象专业的工作。1959年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成立,任系副主任。1978年任系主任,并当选为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还主持《气象学报》的复刊工作,任《气象学报》主编。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4年改称院士)。他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审组成员兼大气科学组组长。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12月以后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和中央参议委员会委员。

    他致力于影响国民经济建设的灾害性天气研究。1950年首先发现高空急流与锋区的多重结构,即所谓急流分支问题,这是大气环流方面的问题。1954年长江流域遭受特大洪水后,他接受中央气象局的“中国夏季降水问题研究”课题,对影响中国降水系统的冷锋、低涡、暖锋、梅雨和季风进行大量分析,并对东亚天气尺度降水系统的结构与演变提出了相当全面的概念模式。60年代初,他发现东亚季风有一个月左右的振荡并与西太平洋台风发生有相当密切的关系。此后,国际上的研究工作也证明了这种低频变化的存在,并且成为热带环流研究的重点。70年代,他指出中国大范围暴雨大多数发生在中低纬度环流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强调热带系统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详细的相互作用过程的概念模式,在北方暴雨业务预报实践中取得了成功。80年代以后,他着重于大气环流理论方面的研究。《谢义炳文集》选辑了有代表性的论文37篇,其中与降水和暴雨有关的15篇,与大气环流有关的15篇,其他7篇。他在气象学方面取得突出成就,曾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共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8年获芬兰的“帕尔门”国际奖,是获得该奖的唯一亚洲人。他培养了一批优秀气象工作者,遍布全国各地,有的已成为全国劳模、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具有国际影响的科技专家。

    他在科研工作中,不盲从外国,不赶时髦,长于科研,又善于育人,既出了成果又培养了人才。他自奉甚廉,热心公益事业,常以一介布衣为荣,以“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自励。在国际学术交流中,他坚持“平等互利,不亢不卑,有理有节”,积极地对外进行科技与人员的友好交流,推荐很多青年到国外学习。

    1995年8月24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8岁。1996年,其家属遵照他生前的愿望,将所有积蓄捐献学校,建立谢义炳基金,以资助困难学生,促进中国的气象教育事业。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全文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