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ENGLISH

当前位置:地方文献 >> 21世纪地方文献工作发展研究论文选
 

  漫谈市级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建设

  

  (潍坊市图书馆 山东潍坊 261041

  

  [摘 要本文就潍坊市图书馆的工作实践,从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开发及数据库建设等方面谈点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市级公共图书馆 地方文献 收集整理 开发 数据库建设

  

  1.市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意义

  地方文献是指有关本地的一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献资料,表现于各种载体形式,包括纸质和非纸质文献资料。市级公共图书馆承担着搜集、整理地方文献的任务。

  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不同的行政区域分居东西南北中,56个民族各自生活在不同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中,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同地域培育出不同的文化,积累了各自的地方文献。潍坊地处齐鲁故地,早在7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历史给潍坊境内留下了不同时期的古文化遗存,有不可移动文物1800多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3处,省级27处),最近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潍坊就有4 项。潍坊历史上名人辈出,出生或活动于潍坊的最早有神话传说中的舜和以治水流芳千古的禹以及造字的仓颉,曾在安丘书院讲学的孔子女婿公冶长,齐国名相晏婴,汉代经学大师郑玄,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建安七子”的孔融、徐幹,文学家苏轼、李清照、郑板桥,北宋画家张择端及清代名医黄无御等都对潍坊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潍坊人文遗产丰厚广博,自然景观秀丽奇特,乡风民俗独具特色,民间艺术绚丽多彩,手工艺品精湛,物产资源富饶。然而“山高地洼要测,水深或阔要量,春涸秋涨要察,历史沿革要清,人物履历要明,土地肥瘠要详,地下埋藏应探,草木鱼虫不漏”,凡此等等均应有相关的文献资料,遗憾地是以前大量有价值的资料由于种种原因被散落、毁弃,亟待抢救和整理。

  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开发、利用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系统工程。在经济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的区域性和个性化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越是地方的越可能是世界的。在信息社会里,共享信息通过网络广泛传播,快捷方便,但现在许多地方文献在网络中却是无从查找,这就需要我们地方文献工作者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使其不仅更好地为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服务,也为整个中华文献宝库增添更多珍稀瑰宝。

  2.地方文献的收集

  2地方文献的收集  

  地方文献收集方式可采用订购、征集、交换、接受呈缴和捐赠、委托他人代征、复制、网上检索下载等途径进行。为加大宣传力度,可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和全民读书月等时机,对已征集到的地方文献举办展览,直观的展示征集成果,让更多的人了解收藏地方文献的价值,扩大社会影响。通过我馆地方文献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与10年前相比,我市社会各界的地方文献意识明显增强,但某些单位和个人对于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知晓度仍然偏低,加之地方出版物呈缴制度尚未完善(市政府仅以通知下发,没有法律约束),因而征集工作仍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改进宣传方式,以赢得社会更广泛的支持。

  及时捕捉地方文献动态信息,将广播、电视、报刊、展览中有关地方文献出版发行的信息剪录下来,按类或年月编排,并不失时机的逐一进行征购。阵地服务时,注重搜集、整理读者提供的文献线索,根据读者需求,及时与文献编辑或出版单位取得联系,有针对性地征集。图书馆还应加强与民间收藏家的沟通与联系,有助于文献的收集。有许多地方文献资料散见于各类书籍、报刊之中,采访人员可以通过复印、摘录等方式进行搜集。街头旧书摊、废品收购站、单位的废品库等相关角落也应留意,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还应加强金石拓片、族谱、票据等特种文献的收集。随着通信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图文并茂的地方文献网络信息更应引起地方文献采集者的重视,现在的网络信息也是收集工作的主要阵地之一。及时搜集下载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潍坊市图书馆的“旅游资源数据库”。

  2建立地方文献征集协作网  

  地方文献面广量多,而专职人员较少,征集过程中难免会顾此失彼。因此,需要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健全地方文献征集网络,以便互通信息,更好地征集当地文献。一是在全市公共图书馆内形成地方文献征集网络。如潍坊以市图书馆牵头,联合各县(市)、区图书馆馆长签订地方文献征集协作书,指定专职联络员,利用各自的地缘优势及时沟通,每半年向市馆交送一次,市图书馆协会定期通报交送情况,年终进行总结表彰,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二是由于地理历史的沿革,人事的变迁,有相当部分地方文献流散各地,单靠图书馆的力量是不行的,应在各行业主管部门之间建立地方文献征集网络,定期召开座谈会,交流各地出版动态,通报地方文献的征集情况,充分发挥群体优势。这样,通过纵向的、横向的征集网络,确保辖区内地方文献征集工作多层次地持续有序开展。

  2内部出版物和部门文献的征集

  地方文献中的内部出版物是指内容上带有地方性,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核,由出版管理部门统一管理的政府出版物。内部出版物因其编纂部门多,涉及范围广,能够比较全面细致地反映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以及该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人物等方面的资料,在市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由于内部出版物的分散和时间跨度较大决定了其征集的复杂性,笔者根据实践认为主要从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地方史志办公室、党史办和各级地方政协文史委等方面进行征集,效果较好。

  在地方文献的征集过程中,各部门的文献资料往往专业性更强,其文献的价值更高, 因而也是地方文献征集的一个重要方面。征集人员通常先与部门的行政办公室联系,尽管各部门都比较重视,但因办公室工作繁杂,往往需要一个过程,征集人员与文献管理者也不能直接沟通,所以一般只能提供一些近期好找的资料,一些时间久远而有价值的文献常被忽视或因一时难寻而搁置。这就要求征集人员深入调查、广泛联系,与知情人、明白人、有心人及时取得联系,以便弄清部门文献资料掌管者以及文献资料的底细。如,通过特殊关系,市建设局的《潍坊市建设统计资料汇编》从19782001年的副本全部找全,成为我馆的重要馆藏。

  2征集人员要爱岗敬业 

  地方文献工作者必须深爱这一事业,才能随时随地进入工作状态,不计个人得失,自觉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地完成各项采访任务。采访时要求征集人员既对征集对象和征集内容有较充分的了解,又要掌握一定的社会调查技巧和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征集人员在外出征集时要笔不离身,有条件的还要配备摄影、录音设备,有选择地将文献的环境、责任者或持有者等多方面的信息记录下来。要以过硬的本领和自身的敬业精神,感染、带动文献持有者,力求赢得社会各界的尊重和支持。

  2力争实现地方文献呈缴制度的法制化  

  尽管各地政府下文要求所属辖区的单位和个人向公共图书馆呈缴样本,但近年来受经济大潮的冲击,许多单位拒缴、漏缴现象较为普遍,在当前国家尚未出台呈缴法规的情况下,图书馆要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要性,呼吁地方人大制定具有地方法规的地方文献呈缴条例,并督促其严格按照政府的有关规定主动向公共图书馆呈缴各种地方文献,以此来保证地方文献收藏的系统性、连续性和完整性。

  地方文献的标引

  市级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大都采用《中图法》作为分类依据,并在著录时适当增加一些地方特征。因为《中图法》是我国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目前已普遍应用于全国各类型图书馆,而地方文献又是诸多文献的一种,自然也可以用《中图法》作为标引的依据,况且《中图法》(第四版)修订后,在文献聚类的方向和集中方面更加科学,在满足分类体系的展开与扩充方面更加完善,但它对于标引地方文献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某些类目的分类详细程度还不能满足地方文献专指性特征;对于文献的地区区分不能满足省以下的地方资料;不能反映地方志和人物的地域性。这些问题在图书馆全面实现计算机管理的今天,我们可以直接从地方文献内容中选取有检索意义的关键词作为主题词,在文献类型和馆藏地点字段中著录“地方文献”标识,607字段可以直接著录各种地方文献所属的详细地名。要建立完善的机读目录体系,无论是新书加工,还是回溯建库,编制机读书目数据时,一定要严格遵守CNMARC格式,确保数据的标准化,并注意设置符合地方文献特点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检索点。

  地方文献的开发 

  收集、整理地方文献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地方文献。 如何使馆藏地方文献转化成信息产品,最大程度地释放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潜能,为本地区各项建设事业服务,为图书馆创造出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地方文献工作者为之奋斗的目标。

  4协调地方文献的开发工作 

  地方文献开发不应局限于各级公共图书馆,还应将博物馆、档案馆、地方史志办公室等单位纳入其中,避免开发和数据库建设中的各自为政、重复浪费。因此,建议市政府成立覆盖全市的地方文献协调中心,促进相关单位在地方文献开发上的良性发展,以实现地方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

  4编制各种地方文献书目、索引、文摘,以揭示馆藏,方便读者利用  

  根据我馆收藏的各类地方文献,先后编印了《潍坊市图书馆馆藏地方文献书目》第一、二卷,该书目共收录文献3717种,按照文献内容作分类编排,每卷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地方史志,收录史书、志书、史料,按地区编排,地名按照山东省标准局制定的行政区划编码顺序排列。各地区图书再按方志、史料、专业志、部门志顺序编排,每种书作内容提要。第二部分:潍坊文献。第三部分:地方人士著作。仅对部分知名度较高的著者作人物简介。第四部分:省内(外)地方志(史料),每种书作内容提要。第五部分:馆藏书画。后附题名索引和著者索引。该书目较全面地提示了我馆的地方文献馆藏,方便读者查阅和与图书馆界同仁、社会各界的朋友进行交流。此外,还要加快地方文献专题索引编制工作。如我馆编制的《馆藏书画题名、著者目录》。

  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

  5建立古籍地方文献数据库 

  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料只藏不用,就失去了其收藏的意义,而频繁借阅又会对文献资料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尤其是古籍中的地方文献更为脆弱。怎样才能既保护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又能为读者所利用。最好的办法是对古籍中的地方文献进行复制,并把复制品通过数字扫描系统开发成全文数据库,如古地方志、族谱、拓片、图片等。为抢救、保护古籍中地方文献,我馆重印了乾隆25年编纂的《潍县志》。

  5建立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

  将馆藏中地方特色较强的文献分门别类地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如我馆所在地区民间艺术独树一帜,且历史悠久。因此,我馆以图文的形式建成《潍坊民间艺术集锦》数据库,并推向互联网,引起北京、上海、郑州、济南等许多城市的研究机构和对此敏感的文化产业销售机构的极大兴趣,纷纷来电洽谈有关事宜。我馆根据本市情况正在筹备建立“潍坊国际风筝会数据库”、“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数据库”。此外,还可建立“地方人物(名人)数据库”、“地方志、年鉴、文史资料数据库”、“旅游数据库”等等。

  5市级公共图书馆建立特色数据库的几点建议

  53加强特色数据库的标准化建设  建立特色数据库其目的是实现特色资源的共享,而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又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和条件。目前,多数特色数据库的标准化程度较低,给数据交换、联网带来诸多不便,影响了数据库的利用。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涉及到许多标准,如软硬件平台、元数据标引格式规范、文献著录标准等,业内应针对我国信息资源的特征,制订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共同研制开发,使之具有开放性和可移植性。

  53合理解决知识产权问题

  特色数据库的数据来源:一是本馆馆藏文献的数字化;二是网络信息的馆藏化;三是将他人数据库的的部分数据纳为己用。其加工对象大部分受著作权保护,因而版权问题已成为制约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突出问题,尤其是赢利性特色数据库的开发更为突出。我国200110月颁布的新修订著作权法应网络环境的需要,修改了权利限制条款,信息网络传输权成为著作权人一项独立的权利;同时确立了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解决统一授权的法律地位,为特色数据库建设中知识产权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某些条款还有待完善。因此,在特色数据库建设中应注意版权保护的标准、数据的合理使用和各方面利益的平衡问题。

  53争取经费 共建共享

  市级公共图书馆因受资金限制,其网页所用空间太小,致使许多已建特色数据库不能上网,只能在本馆的电子阅览室使用,有些甚至仅供本部门对外查阅,很难实现馆际间特色资源的共享,因此,需要各图书馆加强认识,争取充足的经费,积极地创造条件,寻求有效的共建共享模式。

  总之,如果每个市级公共图书馆都能将各地的文献收集齐全,又能将各地的特色文化及产业建立成标准、规范的数据库推向互联网,就会推进我国的文化、经济信息的共建共享的步伐,在搞活国内文化信息的同时,也将我们中华民族富饶的物产资源和灿烂的文化推向世界。

  参考文献

  1.梁芬玲.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陕西当代图书馆(季刊),2003(2).

  2.廖晓云.广西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江西图书馆学刊,2004(2).

  3.张丽平.浅谈地方文献的统一分类.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4).

  4.杨思洛.省级公共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调查.图书情报工作,2005(9).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