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ENGLISH

当前位置:地方文献 >> 21世纪地方文献工作发展研究论文选
 

  地方文献开发利用构想

  

李冬红 王丽
(沈阳市图书馆 辽宁沈阳 110015

  

  [摘 要] 本文从地方文献的特点、作用等方面,谈了对开发利用地方文献的一些构想。 

     [关键词] 地方文献 文献开发 

  地方文献,是特定地域内形成的历史、地理、人文、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丰富民族特点的文献资源总汇。是该地区社会文明进步的客观记录。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及历久弥新的文化价值。

  地方文献作为图书馆的特殊馆藏,不但对形成图书馆自身特色、提高该图书馆在整个图书馆界的地位有重要意义,而且在服务当地经济、文化方面也有特殊的作用。

  地方文献从形成的特点来看,它不同程度地受着地理环境、民族融合、自然环境以及一个地区在相对的文化元素中所反应出的民族传统、民族心理、民族意识等方面的制约。

地方文献是祖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在自己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富于神秘色彩的民风、民俗中,以自身独特文化类型和语言文字、人文景观创造并形成了极其富有研究开发价值的历史文献,这些丰厚的文献资源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探讨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构想,不仅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而且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

  1 地方文献的特点

  地方文献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有直接关系。从地理构成来看,我国大体可分为黄土高原文化、东南沿海的海洋文化、蒙古高原及青藏高原的半农半牧文化。

  民族融合也是地方文献形成又一重要因素。在我国民族发展史上可以发现,任何一个民族从来不是单一的,纯而又纯的,各个民族无论其民族形成的时间迟与早,历史的长与短,几乎毫无例外地融入了其它民族成份,因为其它民族的融入,对于本民族文化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我们知道文化的影响对于各个方面都有一定渗透力,他能够反映到生活的诸多方面,对社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这种民族文化的融合,一方面加快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于历史文献形成中的自我封闭状况有所突破。

  我们所看到的地方文献,几乎都与自然、人文景观有着密切联系,许多神奇的传说、民间故事、历史、宗教都与此有关,许多历史名胜古迹、建筑都在自然景观中,有的还将历史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从文献形成中与地理环境,民族融合,自然景观的关系上看,地方文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各民族生活环境由于受地形地貌,生态环境差异的制约,文献中所反映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形态亦显得多样复杂,如我国北方民族多数为大面积分布,民族相对比较集中,其处于相对独立而又分散的环境中,从而导致了民族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性又形成了各民族独树一帜的文化特点,这种特色通过文字载体保存下来后通常具有古老,淳朴,复杂多样的特点,这种特点也可称的上是地方文献基本形成特点。

  2)由于少数民族文化奇异多样,搜集,整理的民族文献资料,可以称得上是活的社会发展史。我国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多数生活在群山峻岭之中,由于山峦阻隔,地形复杂,交通不便,造成少数民族文化的闭塞性和封闭性,同时也使其民族文献保存了大量原始的,传统的文化遗产,这种文献遗产可以称之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活标本

  3)历史文献中保存了大量的民族社会文化、意识形态、语言、风格、宗教等方面的资料,这些文献资料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是其他文献所不能替代的,斯大林曾说过每一个民族,不论其大小,都有它自已的本质上的特点,都有只属于该民族而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特殊性。这些特点便是每个民族对世界文化共同宝库的贡献2000阿城市永源镇的一个满族农户家中的一册题为《拉林阿勒楚喀京旗原案》的近万字的手抄本被发现,证明实了散落在黑土地上的京旗文化遗存,他不仅具有史学价值、文物价值,以及作为文化人类学的珍贵的实证价值,并且是一份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的瑰宝。还有锡伯族对满族语言、文字的传承,纵观满语文对锡伯语言的传承过程,大约经历了三百余年的时空。在这漫长的时空里,处处都可见到满语文及其丰富的文化积淀对锡伯族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领域的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渗透,处处都可见到满语文对锡伯语文的形成所起到的透视功能和传承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历史文献对反映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民族心态、层次、民族历史、语言等各个方面所具有的特点,这些特色又给人以神秘的感觉,成为人们研究开发的热点,也为研究开发提供了一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珍贵资料。

  2 地方文献的开发与利用

  地方文献经过搜集、整理,就可以供人们进行交流、研究与利用。地方文献开发利用关键是要从现实出发,配合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需求,从文献中所记载的各个方面挖掘能够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潜力。

  1)利用地方文献本身的优势,注重整体开发。由于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各行各业越来越迫切地感到,对历史文献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因此各地区兴起了茶文化、酒文化、烟文化、服饰文化、村落文化、集市文化、庙会文化、旅游文化等各种开发课题,并通过市场经济获得了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些开发项目都离不开地方文献。地方文献中所记载的文化传统资料之厚重,文化典籍之多、民风民俗之丰,历史人物之众是其他文献所不及的。

  2)地方文献开发利用必须紧密配合经济建设,使文献资源与经济建设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地方文献开发利用是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和物资交流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年来各民族地区通过历史文献中记载的民风、民俗、节会、民间工艺等资料,结合本地特点,发挥各自优势,发展经济贸易。如有的地方通过节会举办文化广场、清代一条街、文化庙会等活动,促进经济发展,通过民俗、民风开发旅游资源,通过民间美术、民族工艺品开发,丰富了市场经济,提高了地区知名度,充分展示和弘扬民族文化,使地方文献在经济建设中大添光彩。

  3)地方文献开发利用要根据各地需求进行专题性开发。历史文献中蕴藏着大量有价值的资料,开发利用时应根据开发的项目进行系统性的有目的挖掘。如要对某一地区节会项目进行开发,就必须对文献中有关节会源流、发展状况、特点及其开发的价值、必要性等方面进行系统提供。如,具有历史文化特点的锡伯族的抹黑节、“那达木大会”;具有民俗文化的传统节日元宵节、“端午节”、盂兰盆节、“中秋节”等。

  上述各类型民族节会表明,历史文献开发利用为各地区传统文化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资料,也促进了各地民族文献的发掘和整理,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 地方文献开发的构想

  地方文献历来为各图书馆所重视,各馆为地方文献开发都做了大量的,有价值的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地区为单位,走联合开发地方文献资源,已逐渐变得重要和必要。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开发建设,联合开发东北地方文献,是东北各家图书馆介入这一课题的最好契机。将地方文献的开发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开发建设融为一体,也是各馆在地方文献的开发中,确立图书馆地位的最佳时机。

  首先,我们应当从联合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课题入手,直接参与到东北老工业的建设中去,像东北工业的起源、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瓶颈、工厂转轨后弱势群体的统筹等等。

  其次,我们应将涉及整个东北的共性课题作为主要研究开发对象。例如,东北各民族的共融、东北流民、东北各民族的起源、满族的兴起与发展、关东地域文化形成——即当今的一种新的文化理念“合金文化”、东北的城市建设、以及东北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政区与地名演变、民风民俗等问题。

  其三,应主动与各有关部门联系,积极承担国家、省市有关地方志、党史、地名等涉及地方的科研课题,对已承担科研课题的单位则应积极与之建立联系,为其提供地方文献专题调研咨询服务。

  其四,应积极开展全东北范围内的高层次咨询工作,包括专题调研、课题跟踪、编选汇纂专题文献资料,以及代查、代译(主要是古代地方文献译为现代汉语,满文汉译)、代复制等多项业务。具体工作既可一馆承担,其它馆协助,也可委托它馆或几个馆共同承担,亦可代其他馆接受咨询课题,构成一个有主有从,有分工,有协作的咨询网络。

  其五,举办各种专题展览及讲座。通过展览和讲座,让广大市民了解本市、本地区的发展史。同时,将零散的资料系统化,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更直观的了解更多的内容。

  其六,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使得图书馆文献研究的课题,又有了新的阵地和窗口,也为地方文献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便捷服务。同时,提高了地方文献的利用率。

  其七,作为远期目标,应积极征得有关方面及上级领导的赞助与支持,定期或不定期的编辑出版《东北地方文献资源开发丛刊》,作为地方文献开发工作的一个阵地和窗口,展示开发的书目、资料与研究成果。并与地方文献数据库形成相辅相成的局面。

  总之,地方文献是本地区文化的源头和活水,每一个图书馆工作者应当充分发挥其潜力,并在开发利用中做到不断挖掘,不断搜集,建立本地区具有自身特色的藏书体系,为东北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事业的振兴和腾飞,为加速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资料

  1.斯大林.在欢迎芬兰政府代表团的午宴上的讲话.斯大林文选(19341952)下册.人民出版社,1962507

  2.王充闾.关东文化的现代转化与文化重塑.社会科学辑刊,20051

  3.王文君 张秀平 梁震戈.地方志文献资源开发利用微探.河北科技图苑,20024

  4.曾贻芬.略谈辽、金时代的历史文献.史学史研究,19943

  5.徐大平.关于西北地方文献资源联合开发的构想.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89年(1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