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ENGLISH

当前位置:地方文献 >> 21世纪地方文献工作发展研究论文选
 

福州市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

 

林方毅

(福州市图书馆 福建福州 350004)

 

   [摘 要] 本文以福州市公共图书馆为例,分析了图书馆目前地方文献数字化的现状,提出地方文献数字化的选题原则,以及实现数字化的主要方式与主要方法。

   [关键词] 福州 地方文献 数字化

   地方文献是内容上具有地方特征的区域性文献,是反映某一地区的政治改革、经济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风俗民情等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料。地域性是地方文献最鲜明也是最本质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是了解和研究某一特定地区工农业生产、科学文化、历史和现状的主要情报来源。图书馆要想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地方文献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如何根据地方文献的特点,将那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信息资源建设成适合用户需要的网络资源,实现跨地域的资源共享,笔者认为首先必须把已有的馆藏地方文献数字化,形成自己的信息产品,提供上网,从而增加英特网的信息存量和信息质量,更好地突出馆藏特色。以系统、高效、多样的地方文献数据库为服务对象,提供针对性的优质服务。

1 福州市公共图书馆馆地方文献馆藏及其数字化现状

   福州市公共图书馆大部分都建立的较晚,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由文化馆分离出来的。因此,地方文献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但经过图书馆员的不懈努力,还是征集到了一部分地方文献资料,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奠定了我市地方文献收藏的基础。自2001年地区馆长联席会议以来,各个馆普遍加强了地方文献工作。截至2003年,全地区共收藏有地方文献1736种,其中市馆1064种,八县、市、区馆合计676种。以市图书馆为例,2003年征购地方文献318种。由此不难看出,我市公共馆地方文献的入藏和利用都已初具规模。但这只限于馆内单纯查阅的形式,对读者所需的地方文献资料也只传统的抄写和复印手段。地方文献的深层次开发基本上停留在目录开发的水平上,对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建设还停留在酝酿阶段,这样的服务手段和水平,限制了地方文献利用率的提高,难以适应当今网络环境下广大读者对图书馆的要求。

2 地方文献数字化的选题原则

   地方文献数字化是图书馆适应网络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具体实际工作中,各地市图书馆应发挥本地区中心馆的作用,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图书馆目前的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对本地各基层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统筹规划,制定本地区地方文献数字化的统一规划及各县区馆分工协作的实施细则。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基层馆地方文献的藏书特色,实现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为此,必须注重以下原则:

21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福州是一座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蕴藏着丰富的人文资源,文化底蕴深厚,精神内涵博大精深,令人神往。例如:冶城历史、船政文化、昙石山文化、三坊七巷等是福州最具地域特色的地方文献资源。

22 依托馆藏资源,先易后难。福州市图书馆及各县、区图书馆收藏有大量的市、县、区方志及各行业专业志,这是福州地区地方文献收藏的一大特点,有充分的理由将这部分资源数字化,将其介绍到互联网上,让更多的人认识福州、了解福州。这样以丰富的馆藏为依托,深入挖掘,揭示馆藏。可先开发一些小型的方志数据库,再发展以后的全文数据库。

23注重休闲文化。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文化生活的质量,可借助文化信息网的网络平台,加大地方文献的宣传力度,将福州民俗、闽剧作品、福州民间歌曲、地方特色旅游等人们喜闻乐见的信息资源数字化,提高地方文献信息的可视性,把读者牢牢上吸引在我们的周围。

24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公共图书馆必须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建设,因此在进行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时,必须以此为归宿。公共馆在进行数字化建设时,可以走与企业联姻的道路,图书馆将自己所收藏的本地的优秀企业、名牌产品、地方风味特产品等资料进行数字化上网宣传,同时取得企业的联合开发,筹措到建设奖金,实现良性循环。

3 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的主要方式

  现代图书馆存在的坚实基础是其丰富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有效地开发利用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是现代图书馆赖以生存的根本途径,而实现的手段就是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技术,全面开发馆藏文献资源,而基础工作则是将馆藏文献资源数字化。针对地方文献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特点,在地方文献信息数学化时,应根据地方文献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建设不同的数字库(如书目索引数据库、提要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等),成为各个公共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建设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建设福州市地方文献数据库,首先要集中力量建立福州市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它是不同层次的读者利用最多的数据,是查找地方文献的主要线索,也是建设福州市地方文献数学化工程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必须确保书目数据著录的标准和规范,在进行主题标引时应揭示和体现地方特性,特别要注意某些地方文献的外部特征。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对地方文献书目进行数据深加工,对馆藏地方文献进行全面揭示。

 2)建设地方文献专题全文数据库。在书目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开发全文数据库是地方文献工作适应网络环境的必然趋势。图书馆有许多极具史料和学术价值的文献,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把馆藏资源中利用率高、有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地方文献转换为数字化的可检索的数据,以尽可能深入、广泛地反映馆藏地方文献资源,为读者直接提供所需的全文信息,以提高馆藏利用率。

4 地方文献数字化的基本方法

数字化技术是依靠计算机技术,把所有的信息包括文字、数值、声音、图形、图像等形成的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转换成二进制编码,利用通讯技术加以传递,并在需要时把这些数字化了的信息再还原成文字、数值、图形、图像等技术。福州市公共馆地方文献数字化可采取以下方法:

 1)对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将纸质印刷的地方文献资源通过全文录入或计算机扫描转换成计算机数据文件保存于计算机内;对各种非印刷如手稿、碑贴、照片、图画等资料,可通过拍照、摄像等转换成图像,文件;对音像资料可通过专用设备和相应软件存贮保存在算计机光盘上。

 2)共建地方文献数据库。实现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网上共享,是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的主要目的。为此,在数字化过程中,可采取分工协作的办法,由市馆负责牵头制定实施步骤,各县(区)馆分工负责,每个馆负责一个专题的数据库建设,以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劳动优化资源配制,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于中.开发建设图书馆专题数据库.江苏图书馆学报,20003

  2.赵小娟.网络环境下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图书馆学研究,20032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