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潇湘画廊 > 绘画


色彩对比关系及其在绘画中的应用


    

    

    在绘画色彩的各种构成因素中,色彩的对比关系是构成画面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人类视觉功能的特点,当不同的色彩展现在人们眼前时,便产生色彩的各种对比。它是两种颜色相互间的特性被特别强调出来的一种视觉现象。在绘画中,两种色彩产生对比时,往往会有其中一方被强调出来起支配作用,而另一方则被弱化处于从属地位,二者产生的差别正是色彩对比的本质。色彩的对比有其自身的特性与规律,同时对比的效果又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互补色对比是最富魅力的色彩语言,是色彩的构成核心。通过对色彩各种对比关系的分析与探究,能够更好地指导我们应用对比关系发挥巨大的色彩创造力。

   一 对比色与互补色的各自特性及应用 

    平常人们对“对比色”和“互补色”概念缺乏仔细的比较与辨别,往往混为一谈,甚或在思想上形成一定的误区。如:笼统认为“对比色不能相互混合”,以至在色盘上总是调不出美妙的高级灰色。要么是画面一味强调对比,缺乏和谐,或者画面灰败一片没有了应有的色彩倾向和对比关系。这些都是缺乏对对比色与互补色的概念、特性及关系加以研究所产生的,必须给予区别纠正。
    色相环上通过圆心相对的两类颜色互为对比色。在对比色中通过圆心直径两端正对的一对颜色为互补色。可见,对比色中包含着互补色,互补色是对比色的特例,是一组特定的色彩组合。如红色中的品红只能和绿色中的中绿构成互补色。并且通过比较发现:补色关系是色彩中对比最强的一类色彩组合;等量的互补色混合后会产生消色,成为混浊的黑色。对比色的要求不象补色那么严格,如:一般的几种红和几种绿都是对比色。两个对比色混合不一定产生消色,可能调合成具有某种色彩倾向的冷灰或暖灰。对比色比互补色范围更宽广。
    因此,我们在对对比色和互补色实际应用时,要仔细区分各种颜色到底是构成一般的对比关系还是对比中的互补关系。在对比色混合时,既要防止等量的补色混合产生消色,造成画面发“乌”发“脏”现象; 又要能够走出误区,大胆地尝试非补色的对比色混合,调出美妙的冷灰或暖灰,不断拓宽色域,提高色彩的价值。在处理画面的色彩关系时,既要运用对比特性有目的地加强对比效果,又要依据对比、补色间的减法混合达到一定的视觉上的愉悦、和谐。这样才能使整个画面色彩关系对比中有调和、统一中有变化,趋于完美。 

    二 同时对比时影响对比效果的因素及应用 

    调动色彩对比的手段和影响色彩对比的效果包括色彩的各种因素。在色彩对比中明度对比、色 相对,比、纯度对比、冷暖对比、面积对比、聚散对比、位置对比等都是不同色彩摆在一起,同时观看时所得到的色彩感觉与单独看时不同所产生的同时对比现象。如:同时看一块浅色块和暗色块会产生浅色块更亮,暗色块更暗的明度对比现象;黄色分别与蓝色、红色对比时分别产生橙黄和黄绿感的色相对比现象;纯红与粉红对比,纯红更红、粉红更弱的纯度对比现象;两种趋向对立的色块随面积相差大小悬殊而对比强度减弱的面积对比现象;两种颜色面积一定情况下在组形时,各自愈聚集得整块时,对比效果愈强,各自愈分散对比效果愈弱的聚散对比现象;两种对比颜色,所处位置相邻则对比强烈,位置相间对比缓和的位置对比现象等。这些因素,从不同方面影响和制约着色彩对比的效果。他们对比作用的共同特点是相并的两个色块在明度、色相、纯度等方面的相似点减弱,相异点突出。
    分析和研究影响色彩对比关系的各种因素,在绘画中充分利用色彩的对比作用,增强色彩表现力,控制画面效果。如:用色彩浅淡的背景将主体衬托得浓重,或用深暗的背景突出亮丽的主体;用加强背景的冷暖鲜灰来改变主体的冷暖鲜灰感觉;在构图时,预先设计色块间在面积、位置上的对比、均衡关系等。同时,对这些因素的理解能使我们在写生观察时可以更清晰地分辩事物的色彩、为绘画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处理手法,使画面色彩鲜明丰富、真实自然、富于感染力。

    三 继续对比中互补色对比的应用 

    互补色对比是色彩继续对比的一种现象。这种继续对比是先注视一个颜色产生的视觉残象造成的后视色的对比变化。由于它带有很强的人的生理感觉因素,因而显得弦妙,较难掌握。但它却是最奥秘、最有趣味、最有魅力的色彩语言,更值得认真分析研究。 
    其实,互补色对比是两种对立的颜色的相互需要。即一种特定的色彩总要有一种相对应的补色,当一种颜色强烈地刺激着我们的感管时,我们的视觉就需要相应的补色来对其特定的色彩进行一下平衡和补充。如果没有这种补色,视觉就会有强烈的需要将它产生出来,或显著直接,或微妙含蓄。如红黑并置,黑有绿味,黄与中性灰并置,灰有紫味,都是后见色发生变化的互补色对比现象。在互补色对比关系中,色彩鲜艳,色相直接的一方总是把色彩相对复杂含蓄的一方逼向与它互补对立面去。这也正是视觉的客观规律。 
    在绘画中,平列相邻的互补色应用在两种情况下尤为突出。一是光影明暗对比,如朝阳照射得金黄的落叶大地与树木蓝紫色的投影。二是在前后的物色的衬托,如黄种人的肤色中大量的土黄在黄色背景下却显出紫感来。我们应视以下具体情况加以应用:一是当写生物象组合中互补色物象共存时,应从最终画面色调需要考虑这类补色的“分隔”与“重叠”的对比效果。二是在作品中营造基调时,应注重互补色的面积、位置、分寸的配置,充分利用补色的强化作用,突出主要事物。三是依据画面本身色调的长短、强弱来决定对互补色应用的相应尺度。如:明度、冷暖对比强烈的长调,由于总体色彩十分强烈,因而局部的补色关系亦应当强烈,才能求得与总体之间的彼此适应。若是色阶距离控制很近的调子,则需要对局部补色作大力的控制,所要找的补色感是极其微妙的,不能对补色关系一味强化,这样才能体现色彩的魅力。四是补色感应要求我们始终明确整体关系。如:在写生过程中,画主体时,总要同时画背景(甚至先画背景)涂满画面不留空白,这样才便于调整和协调色彩,在涂色的同时便表现出整体关系。五是若要修改画面某块色彩,只需改变其背景色彩就可以了。因为当一笔颜色画到画面上时,不仅是用笔上的这种颜色给画面涂色,而且也是用它的补色给周围的空间涂色。




                                                                       作者:马全社

 

(返回)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    

 

湖南文化信息网 版权所有
湖南省文化厅主办  湖南图书馆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