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ENGLISH

  | 活动安排 | 国内读书现状 | 国外读书现状 | 大学读书现状 | 读书日之说 | 了解大师 | 一生必读的书 | 品味读书 | 读书格言 |
读书日之说
  读书日源于“英雄救美”传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4月23日的灵感来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罗尼亚地区大众节日“圣乔治节”。传说中勇士乔治屠龙救公主,并获得了公主回赠的礼物———一本书,象征着知识与力量。每到这一天,加泰罗尼亚的妇女们就给丈夫或男朋友赠送一本书,男人们则会回赠一枝玫瑰花。实际上,同一天也是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的纪念日,又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所以这一天成为全球性图书日看来“名正言顺”。

  “让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都能获得图书”

  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阅读、出版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我们必须能够让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都获得图书。”

  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文化产业与版权部主任兼教科文组织出版社社长米拉格罗斯·德尔·科罗尔女士曾多次强调的一句话。自“世界读书日”宣布以来,得到了全球社会各界的热切响应,并发展为尤其重视针对青少年的活动,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人文精神,引导他们尊重知识。因此,在每年的4月23日,作家、出版商、教师、图书管理员、私立或公立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学生、人道主义者、大众媒体,以及全球各国爱书的人已经把读书日的宣传活动演变成一个热闹的欢乐节日。

  都灵 罗马首次分享“世界图书之都”

  既然已演变为全球性的节日,更为正式的庆祝活动应运而生。2000年,受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启发,“世界图书之都”启动。每年有一座获选城市以“世界图书之都”之名庆祝和传扬人类的图书事业,开幕于当年的4月23日,结束于翌年的4月23日。

  首个“世界图书之都”———马德里诞生于2001年,2002年的冠冕则戴到了埃及的亚历山大市头上,接下来的几年,分别轮到了印度的新德里、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和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今年的世界读书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意大利的都灵市为“2006世界图书之都”。

  “罗马”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迄今已有3000年历史,同为意大利城市,也沾了今年“世界图书之都”都灵市的光,罗马市内今年与教育界、翻译界和书店、出版商联网,也推出了普及阅读的一套计划。鉴于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史无前例地在一年里同时授予两个城市“世界图书之都”称号。这也是对都灵和罗马两市在文学、出版和文化方面的悠久历史和能力的认可。两座城市的“世界图书之都”活动将从4月23日正式启动。

  此外,明年的“世界图书之都”已经选好———由哥伦比亚首都圣菲波哥大担任。

  1995年,联合国设立“世界图书日”就是为了宣传在传播媒体日益复杂先进的当今,图书依然是积极教育与批判思考的基础。如今已有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此项活动。随着“世界读书日”的日益普及,让我们相信“阅读会改变世界”。正如科罗尔曾说的:“阅读意味着与作品作者创造的虚拟世界展开互动对话:由于每一个读者想像力的不同,这个由知识、智慧展现出来的世界也不同。”

  意大利人行万里路“大旅行”

  作为“2006世界图书之都”,都灵市筹划了一项大举措:模仿从前的“大旅行”(GrandTour),今年内都灵跟罗马联手,将推出名为“重游大旅行”(Grand Re-tour)的活动,并以都灵为出发地。

  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大旅行”(GrandTour),指的是从16世纪到20世纪初,欧洲知识分子“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式的必需“洗礼”。大旅行的参与者名单里,包括了歌德、司汤达、莫扎特、拜伦、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尼采极富传奇色彩的“意大利之旅”。欧洲大众普遍将“大旅行”视为集追寻艺术、光明、美景、历史与古迹为一体的“天路历程”。旅行目的地的传统与传说,欧洲与地中海、西方与东方之间丰富的文化碰撞,都曾化为文字,记录在欧洲文学典籍之内。

  而今天的“重游大旅行”将是路线完全倒过来———从南到北的意大利之行。5月底从西西里出发,全程将在2007年4月结束于终点站米兰。都灵和罗马的创办者强调的是:这次绝对不是重走老路式的怀旧行动,而是以历史做参照而产生的创新性计划。从前文坛巨匠的声音可以与当今最有头脑的思想者有对比和交流,从而形成关于意大利社会、文化、人文与经济的一幅完整图片。有很多问题悬而未决。有人质疑,在当今世界大同的时代,“意大利之旅”

  是否还必要?意大利的语言及从前对文明的贡献,在如今全球化的世界,还重要吗?“重游大旅行”因此也可看作一次答疑之旅。

  比如有心人将沿着意大利半岛而行,综合历史记载和其当代的身份,分成12个城市或地理区域,这也将是“重游大旅行”的路线:西西里和卡塔尼亚、锡拉库萨、陶尔米纳、巴勒莫;普利亚和莱切、奥特朗托;那不勒斯;罗马;佛罗伦萨;乌尔比诺;维罗纳和威尼斯;特列斯特;帕尔马和波隆那;热那亚;都灵;米兰。而从欧洲的角度看,“重游大旅行”还将远游至维也纳和慕尼黑,最理想的终点应该是魏玛———“大旅行”的代表者:歌德的故乡。

  该计划得到了法兰西学院的教授卡罗·奥索拉的协助,此外还会有一群来自意大利和马德里的社会学者与文学界代表,共同最终确定这次“重游大旅行”的路线。

  ■全球纪念活动集锦

  英国

  当地往往把“读书日”庆祝活动提前到3月举行,据统计,每年单是学校、图书馆、书店所举办的庆祝活动便已超过1000项,其中包括故事人物模仿大赛、午间故事时间、各类型的书展等。有些教育机构和书店还会向小朋友发出面值1英镑的图书日代用券,让他们到图书日成员书店换购一本喜欢的书。

  今年3月2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在英国伦敦举办的纪念“世界图书日”活动上对英国作家发表讲话,发起了一项“快速阅读”的倡议,希望畅销书作家能够为成年人编写内容简略的书籍,鼓励成年人阅读书籍。

  法国

  3月20日至24日,在法国等13个国家里,会由一个从4岁到94岁的读者组成的评审会,分成6种阅读阶层,给第十一届“时间文学奖”投票。评选结果将在4月23日揭晓,同时在法国会有颁奖仪式。

  西班牙

  加泰罗尼亚地区作为读书日缘起传说的发祥地有一个传统,每到4月23日那段期间,当地便会举办许多大大小小的书展,街上也会有许多摊档,十分热闹。读者每购买一本书,都可获得一枝玫瑰花,所以在世界阅读日那天,你会看到很多人拿着玫瑰在街上走,像是情人节一样,十分有趣。因此,几乎每年4月23日这一天,当地的书籍会减价10%,玫瑰花的价格则陡然上涨。

  埃及

  本年度“读书日”的主题是“增强反盗版意识”。埃及内政部和经贸软件联盟(BSA)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多样性全球联盟”合作,组织了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反盗版工作室,将在“读书日”左右推出一个培训计划。

  日本

  东京的孩子在世界读书日最受优待。东京政府颁布法令,指定4月23日为儿童阅读日,并以培养儿童在语言、想象和敏感度各方面的能力,以助他们更深刻地“体验人生”为长远目标。

  韩国

  韩国政府一般在4月23日会发行“世界读书日”纪念邮票,让当地的小孩,把阅读和写作的风气,透过一枚枚精美的邮票,随信件传遍世界每个角落。

  墨西哥

  与“世界读书日”关系最密切的,是创立于20年前的瓜达拉哈拉国际图书博览会,是在以西班牙为母语的国家中最大的图书市场。每年集中于此的大量出版商、文学经纪人、阅读公关、翻译家、图书馆管理员等,都会进行商业或专业性的交流,超过35万人(包括10万儿童)会在书展的9天里来到瓜达拉哈拉市参观这个全拉美最大的文化节庆。

  牙买加

  “读书日”活动将分为儿童和成人两部分。官方启动是在4月5日,参与开幕式的孩子们被邀请写下了他们对牙买加作家的印象;作家谭亚·萨维吉代表牙买加作者,以自己的书为基础做了讲演。现场也通过大屏幕展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作的反盗版影像片段。牙买加还组织了一系列展览,在行政区的图书馆内展出。在成人活动部分,在牙买加广受尊重的科学家布鲁德博士,将于4月27日举行一次面向公众的讲座,讲述有关机器人的未来。(撰文 张璐诗)



  来源:http://book.sina.com.cn 新京报

 首次倡议全民阅读

  尽管“世界读书日”自确定以来,已经有十一年,但中国读者对这一节日的了解并不是很多。在以往的4月23日,虽然各地也有一些读书活动在这一天举办,但都没有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大型活动。

  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前夕,由11个部委向社会发出了倡议,在全国范围内举办“爱读书,读好书”的全民阅读活动。该倡议提出,在4月23日这天,全国各地的书店、出版机构、图书馆都将围绕阅读主题,展开读书活动。该倡议表示,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全民阅读活动,在大众读者中普及阅读理念。“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各地新华书店公益活动居多

  在4月23日这天,全国各地的新华书店都会以八五折给读者销售优惠图书。除此之外,全国的14个大型书城也将在同一天举办不同的与阅读相关的活动。

  记者了解到,北京、深圳、成都几个地方的新华书店的活动大多都是公益性质的活动。比如深圳将在电影院举行3天的图书义卖活动,义卖的图书主要为巴尔扎克等作家的经典著作,义卖所筹得的款项将在之后全部捐赠给深圳市孤儿院。成都的新华书店则会在成都市青白江区的一个乡村,捐建一个乡村图书馆。同时为图书馆提供免费图书。

  除了公益活动之外,各地书店还组织了较多的讲座、展览以及作家见面会。作家曹文轩将回到他的老家江苏做主题为“如何培养阅读兴趣”的讲座,成都作家杨红缨、洁尘、也会在成都与读者见面。最近在荧屏上最受观众关注的电视剧《乔家大院》的原作者朱秀海也会出现在北京王府井书店。

  北京图书大厦也将开展“世界图书和版权日”系列宣传活动。既有“让我们了解不同的书”出版物回顾展,也有难得一见的“石头书”———鱼化石、色彩鲜艳的塑料书、沉实厚重的竹简书、体现现代阅读新趋势的e-book、用放大镜才能看清的微型唐诗宋词鉴赏词典、颇具收藏价值的书标、檀木盒中的精装书……按照“图书的材质”、“出版物的开本”和“出版物的装帧”等不同主题依次陈列的图书展品将会吸引读者的目光。

  地坛出版文化庙会成读者好去处

  在北京,另一项重要的活动是地坛出版文化庙会,此次庙会的具体模式和往年的地坛书市相似,只是在开展时间上将延长为十四天。在文化庙会中,除了有700多家展出单位展出30余万种图书外,图书捐赠活动、文化讲座等也会同时在地坛举行。

  人民出版社在文化庙会中,将向农村、部队捐献图书,而地坛书市组委会则会向监狱劳教系统捐建“新生图书室”。另外,还有“剪影安徒生———纪念安徒生诞生201周年图片展”、“漫步电影巴黎———巴黎的艺术院线主题展”、“美哉京西”等几个图片展也会为读者带来丰富的艺术图片。

  记者还获悉,“我最喜爱的一本书”征文活动也将在“世界读书日”期间启动,该征文活动将持续一年,明年的4月23日公布征文优秀者名单。国家图书馆在4月23日公开开放,读者将可以参观平时不能进入的基藏库,首都图书馆将和本报一起主办“好书共享”活动。

  时间设置更合理

  组委会负责人刘杰介绍:“本届书市的举办时间为4月22日下午(周六)到5月5日,不仅时间持续长,而且使读者更为方便。比如,有的读者已经安排了“五一”长假期间外出旅游,那么他可以利用周末或其他时间购书;而“五一”留在北京的读者或者从外地赶来的读者,他们可以在长假期间购书。”据介绍,为了配合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活动,本届地坛春季书市时间推后了,但之前的门票书市期间继续有效。刘杰预测,今年书市将很有可能突破去年同期销售总额3000万元的纪录。

  严禁盗版书入市

  据悉,本届书市依旧延续品种全、价格低、精品多的传统特点,参展展位七百余个,涉及图书三十余万种,共有新华书店、中国书店、外文书店及近六十家出版社参展,其中包括商务印书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等人文社科类名社,也包括轻工业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等特色出版社。图书范围涉及学术、文学、少儿、生活、经管励志等。

  刘杰表示,为了防范盗版图书,书市组委会提前部署,在对参展单位的人员进行培训的时候就已经提出,所有参展单位的摊位不允许出现盗版书。此外,市场稽查大队每天都有人巡视,一旦发现盗版图书,将迅速处理。

  名人亮相书市签售

  市新华书店在书市期间还将开展各种新书推介、著名作者签售会、名人与读者见面、讲座等。如央视体育节目主持人黄健翔签售《像男人那样去战斗》,著名记者、京味作家刘一达签售《有礼有面》,满学会会长、清史研究专家阎崇年签售《清朝第一帝:努尔哈赤》,以及网络小说《朝歌》签售等。此外,还有多个讲座,演讲者包括《脂观斋全译石头记》编者霍国玲、《把东条英机送上绞刑架的中国人》作者梅朝荣等。

  本届书市上还有多个专题图片展,如“剪影安徒生———纪念安徒生诞生201周年图片展”、“漫步电影巴黎———巴黎的艺术院线主题展”、“和谐北京和谐家园”、“美哉京西”摄影展等等,这是组委会与北京科协联合举办的。

  心理专家现场咨询

  此外,本届书市从倡导“快乐读书、健康生活”的主题出发,与北京心理协会、红枫阳光部落合作,组织了百名专家在书市期间为广大市民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及现场解答服务。红枫阳光部落执行长邱姿瑛女士也出席了昨天的活动,她表示,书市期间,每天至少有10位心理咨询专家到现场,并准备了一些游戏。

  人民出版社、中国作家协会等单位还将在书市期间向相关机构捐书。书市组委会还号召每位参与书市新闻报道活动的记者参与“拯救工程”,每人捐出5本书,用于给监狱劳教系统捐建“新生图书室”。“拯救工程”也将继续接受市民的图书捐献。

  节日祝语

  图书是精神的载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给2006年“世界读书日”的致词

  自1996年4月23日起,世界图书和版权日(即世界读书日)已经把南北半球100多个国家的几百万人民汇集在一起,大家为在人类社会中承担多种角色的图书举行庄严的庆典。许多人得以借此良机进行思考,这天也成为商榷版权相关事宜的大好机会。

  今年,适逢读书日第十一个年头,政界决策者、经贸界的筹谋者和公民社会的利害关系人也可以借这独特的“读书日”,以不胜枚举的方式去加强表达、教育和交流。

  关于图书在当今社会的教育、文化和经济领域所承担的多种重要角色,已是老生常谈。我们也经常强调出版物兼有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工业产品和具有版权的二重性,因此这种无形的人文遗产,理应在道德意义和经济意义上得到保护。

  另外众所周知的一点是,图书作为广阔范围内一大批社会活动和业务的驱动力,直接或间接地成为收入的来源,由此,在全球各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中,图书便成为一个主要的产业因素。

  除此以外,图书还有一个特性,在今天似乎无人不识,称为出版的语言性。图书的确是某种语言的表达手段。每一种出版物,其作者都选择运用某种特定的语言,当中涉及了复杂的因素;而阅读对象必须具备对这种语言一定水平的掌握。

  也就是说,一本书在写作、生产、交流、被运用和被欣赏的过程,都在这种语言的环境中进行。

  既然当前的语言问题被越来越多地置于国际事务中,我们把图书视为精神活力和语言认知的载体,便变得空前重要。

  在出版中运用的语言是否影响到世界人们的语言多样性?出版业该扮演什么角色,在选择语言的时候,考虑如何使高素质教育更适应学习者的需求?

  再有,如何通过打破语言界限,尤其通过翻译手段,以使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图书和出版物内容的交流更便捷?

  2006年4月23日也会是图书版权的里程碑式之日。当前有不少争论,是关于如何在保护作者和读者双方的权益基础上,对版权进行维护和推广的。版权问题并不是独立的课题,而只是普及文化和语言多样化的同一过程中的另一方面。

  今天,我们去提问、思考并在条件允许下采取最理想的行动,这是个很基础的关键。在第十一届世界图书和版权日即将来临之际,我正式邀请世界各国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同行和朋友加入我们的行列,一起思考审议和采取行动。(松浦晃一郎)



  来源:http://book.sina.com.cn 新京报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