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湖南氏族源流

 


 

长沙刘氏

湘潭刘氏

株洲刘氏

衡阳刘氏

邵阳刘氏

岳阳刘氏

常德刘氏

张家界刘氏

益阳刘氏

郴州刘氏
永州刘氏
怀化刘氏
娄底刘氏

湘西刘氏

 

浏阳盐泉刘氏

    一支始迁祖鼎坤公,湶公十一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龙川县徙浏东盐泉窝。至1942年,已传19代,共29人。一支始迁祖伯祥公,江公十三世孙,清康熙24年(1685)由广东龙川县迁浏东盐泉窝。子成标、成杙、成棕、成梅均徙萍乡。一支始迁祖起禹公,江公十三世孙,禹公孙元玖徙东源冲栗树下立业。


浏阳拔茅冲刘氏

    始迁祖祥生公,江公十三世孙,清时自广东兴宁县迁浏东拔茅冲,后裔分迁大陂港大坝上。


浏阳溪头尾刘氏

    始迁祖文业公,江公十三世孙,清康熙时由广东龙川县迁浏东溪头尾桐梓坝。孙元选迁夏家冲。


浏阳青山冲刘氏 

    始迁祖纯焕公,涟公十七世孙,清乾隆时由广东兴宁县迁浏东青山冲。属珠江南冲支。


浏阳樟树井刘氏

    始迁祖及贵公,涟公十三世孙,清时自广东迁浏东樟树井。
浏阳长鳌江及朝阳庵刘氏

    始迁祖昌荣公,波公十四世孙,清康熙时由广东镇平县迁浏东长鳌江及朝阳庵。祠宇设于长鳌江。


浏阳白沙、呼田江刘氏 

    始迁祖永豪公,波公十三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程乡县迁浏东白沙及呼田江下。


浏阳呼田刘氏

    始迁祖奕进公,波公十五世孙,清时由江西万载县迁此。
 

浏阳呼田湖塔理刘氏

    始迁祖良学公,波公十四世孙,清康熙14年(1675)自江西会昌县迁此。
浏阳大西洞刘氏

    始迁祖学文公,波公十三世孙,清康熙时自江西瑞金县迁浏东大西洞。至1942年,已传21代,有42人。


浏阳三口新塘坡刘氏

    一支始迁祖永全公,波公十三世孙,清康熙39年(1700)由广东程乡县迁浏东三口新塘坡。良达裔分住大光洞。至1942年,已传23代,共104人。一支始迁祖奕魁公,波公十五世孙,清时由江西萍乡县迁此。至1942年,已传22代,共13人。


浏阳椽皮岭刘氏

    始迁祖予坤公,浪公十五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长乐县迁浏东白驹椽皮岭。至1942年,已传23代,共16人。


浏阳炭冲刘氏

    始迁祖汉祥公,浪公十三世孙,清时自江西龙泉县迁浏东炭冲。属珠岭支。


浏阳白驹刘氏

    始迁祖世揆公,浪公十二世孙,清雍正12年(1734)自广东长乐县迁浏东白驹。


浏阳许家坝刘氏

    始迁祖有文公,浪公十四世孙,清乾隆时随祖世揆自广东迁浏东白驹许家坝。


浏阳东沙冲刘氏

    始迁祖世恩公,浪公十三世孙,清顺治自广东迁浏东东沙冲。孙宗盛徙浏北上坪洞。


浏阳长益刘氏

    始迁祖捷仕,浪公十二世孙,清时自广东迁浏东达浒长益段。至1942年,已传23代,共40人。


浏阳涧溪坑刘氏

    始迁祖贤佐公,浪公十二世孙,清时自广东迁浏南涧溪坑。


浏阳大珠江刘氏

    始迁祖衍矩,渊公十七世孙,清康熙初自广东潮州府大埔县迁浏东大珠江。祠宇设在白沙大珠冈。至1942年,已传27代,仅11人。


浏阳豆田、横山刘氏

    始迁祖衍魁,渊公十七世孙,清康熙初自广东潮州府大埔县迁江西龙泉,后迁浏东豆田横山。清康熙22年(1683)子文玉偕弟华玉、京玉、联玉等迁白沙立业。至1942年,已传28代,共544人。


浏阳亭子岭刘氏

    始迁祖元行公,汌公十六世孙,清雍正12年(1734)自广东兴宁县始迁浏东老鸦段,又迁小溪南源冲,再徙浏东小溪林家冲苦竹窝即亭子岭。


浏阳高坪桥刘氏

始迁祖大能公,汌公十四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长乐县迁浏东小溪高坪桥头。


浏阳下斗门刘氏

    始迁祖辉祖公,由广东连平县徙江西兴国。其子运验,汌公十四世孙,清康熙39年(1700)迁浏东下斗门。


浏阳冯家湾刘氏

    始迁祖百玉、万玉二公,汌公十三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兴宁县初侨居浏东十都,父兄同来。后徙浏东小溪冯家湾。


浏阳炉主岭刘氏

    始迁祖廷光公,湶公十五世孙,清乾隆35年(1770)自广东迁浏北枫树洞炉主岭。


浏阳茅冈坪刘氏

    始迁祖永盛公,湶公十五世孙,清时由广东程乡县迁浏东茅冈坪。属浏东西源洞邹家塘、刘南万石棚支。至1942年,已传25代,共138人。


浏阳大塘坳刘氏

    始迁祖鼎珍公,湶公十四世孙,清初由广东镇平县迁浏东大塘坳。


浏阳山枣坳刘氏

    始迁祖书昇公,湶公十四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平远县迁浏东山枣坳。


浏阳黄泥塘刘氏

    始迁祖立康公,湶公十四世孙,清康熙末年自广东平远县始迁浏东大茅冈,清乾隆8年(1743)立业浏东黄泥塘。


浏阳水口刘氏

    始迁祖绍实公,湶公十四世孙,清康熙45年(1706)自广东平远县初侨居浏东永和市,子乃儒随父立业浏东茅冈水口。至1942年,已传24代,共146人。


浏阳黄狮庵刘氏

    始迁祖君廷公,湶公十三世孙,清康熙14年(1675)自广东龙川县迁浏东小溪黄狮庵。至1942年,已传21代,仅8人。


浏阳枫树坑刘氏

    始迁祖奇清公,湶公十二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平远县迁浏东双江口枫树坑。另支始迁祖子连公,湶公十三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迁此。


浏阳老鸦段刘氏

    始迁祖淑任公,湶公十三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平远县迁此。至1942年,已传22代,共92人。


浏阳赵湾刘氏

    始迁祖淑珍公,湶公十三世孙,清康熙中自广东平远县迁浏东老鸦段赵湾。清康熙60年(1721)建祠于此。至1942年,已传22代,有25人。


浏阳夏园刘氏

    始迁祖淑愈公,字翼坤,湶公十三世孙,原籍广东平远县,以功授侍卫。子三:相昇、权昇、杞昇。清康熙中,淑愈公年且七十,其子权昇公闻浏阳土沃人稀,遂父子偕迁浏东老鸦段夏园。裔孙河中徙平北瑚佩林家山立业。咸丰6年(1856)建有支祠,总祠在赵湾。至1942年,已传23代,共287人。


浏阳新实刘氏

    始迁祖鼎环公,源公十一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迁浏东横山红颈冲,复徙浏东永和新实段。至1942年,已传17代,仅6人。


浏阳孚田刘氏

    始迁祖鼎枢公,源公十一世孙,清康熙时由广东龙川县迁浏东永和孚田段。


浏阳金钟形刘氏

    始迁祖奇旋公,湶公十二世孙,清康熙末年自广东平远县迁浏东双江口金钟形。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湖南图书馆 版权所有 @2006.10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