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湖南氏族源流

 

 


 
长沙王氏
湘潭王氏
株洲王氏
衡阳王氏
邵阳王氏
岳阳王氏
常德王氏
张家界王氏
益阳王氏
娄底王氏
郴州王氏
永州王氏
怀化王氏
湘西王氏
 

澧县复胜寨王氏 

    始迁祖禄公,原籍江西,后徙居澧西,厥后分迁石北信块区穿山河。祖祠落于乐仁乡王家湾。至1948年,共110人。派语:承应自士,大学中庸,廷树永佩,光启有宗,书泽继家,世秀远宏,克绍先绪,焕耀遵崇,君思丕振,帝祚昌隆,礼乐广治,仁义攸同,圣经贤传,儒业孔孟,正贻典则,文武显聪。

澧县大山坡王氏 

    先世肇迹太原,宋南渡来澧,家于南门,厥后卜迁枫林。始祖亮,传至六世裕翁,子二:文忠、文启。启出继军牧外祖张嗣。人丁蕃衍,分为七门。宗祠二所,坐落枫林乡大山坡。至1948年,共750人。宗派:运永宜从学,天心与象贤,明经承先志,世远丕家传,鸿文敦国宝,绍绪克光前,修齐士之本,作述卜万年。

澧县王氏祠王氏 

    始迁祖才清,字天成,元季授澧州军民司指挥使,自云南临安府建水县来澧,卜居东乡军牧里。单传五代至仲洲,生子三:大道、大本、大胜,道公之后有迁沅江者;本公之后有迁澧东北十迴港者;而胜公则全迁十里坪鸡公垱。祖祠设三洲乡二保。至1948年,共350人。旧派:秉世朝永兴,志定传于家,孝友恢先绪,文章启国华。新派:孝友恢先绪,忠信启后昆,诗书敦伦纪,文章冠鲜英。

澧县王家垣王氏 

    始祖太清,原籍澧阳郡,卜居楚江村,子启登。该支尊应浩为始迁祖。祖祠设于三竹园。至1948年,共90人。宗派:之尚祖士经,正远万元兴,洪大叶宗先,承学振高明,朝顺应定国,光兆永安邦。

澧县王家山、汇口、龙潭口,临澧白岩寺王氏 

    始迁祖景芳、永清、聪、太荣,原籍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大栗树,于明代先后来澧。发迹于白岩寺者,为元房景芳公;繁衍东关门,支分于王家山者为亨房永清公;绵延于邓家滩灵阁湖者为利房聪公;而贞房太荣公子孙蕃芜于栗树嘴,转徙于汇口。惟以迁徙不一,居处各殊,且以前宗派不无异同,计自承、谟、丕、显等派以后,始归划一,于是以景芳公为提纲开祖,永清、聪公为四世祖,而太荣为五世祖。祖祠设白岩寺。至1948年,白岩寺62人,王家山100人,龙潭口、汇口共520人。宗派:承谟丕显,用光治化,素学以展,超萃冠群,时为帝简,馨香奕润,先德明远,子孙克绍,遵章崇本,义合乾坤,理执训典,振武修文,锦荣端冕,论道经邦,河清海宴。

澧县易家桥王氏 

    始迁祖罡公,本戴姓,原籍江西吉安府,于明初迁澧,子添玨以甥继舅入赘王姓,子孙蕃衍,簪缨不绝,于易家桥建有戴王祖祠,以示两不忘本。至1948年,共158人。派语:必仲应添春,朝廷胜有君,仕方永光大,锡泽世鸿承,作述林上凤,启绍金玉鸣。

澧县周公渡王氏 

    始迁祖纲公,原籍江西南昌,由南昌而武昌,至明初始迁澧阳,落籍枫村、夜鹤、魏家、北民垸等处,生子七,长臣、次折、六銮仍居澧阳,三清、四富、五贵由澧阳迁四川重庆府铜梁县三姊妹土地,再迁湖北宜昌长阳县、磨市山坪、长乐县清水堰枚二冲数处。祖祠在周公渡。至1948年,共420人。宗派:经国维鸿绍祖业,传家以书礼文章。

澧县渡口王氏 

    始迁祖必敬,字端庄(一作临庄),祖籍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大栗树,于明建文3年(1401)宦游湖南茶陵州,弟必玉、必富俱雅爱湖南,故均无回籍意,必玉即居茶陵,必富暂居龙阳,必敬旋闻澧州为荆南第一名州,夙号神仙窟宅,至永乐2年(1404)泛舟游澧,泊桃林东,落家于塌木桥旁,以桃林名里。至1948年,共1008人。宗派:必以祯祥,国大金峰,尚先应孙,志宗孔孟,传家有道,修德维常,克绍先绪,永保元良,文学盛起,声华远扬,礼法遵守,表正模方。

澧县八里河、保宁桥、青宁寺王氏 

    始祖麟公,原籍金陵,明成祖迁燕,随驾移居顺天府武清县,嗣后奉旨征苗有功,职封指挥,坐镇湖南慈利九溪卫,遂家于此,其裔忠、佑、宽公均职袭将军,传至诚、亨、柳三公,诚世居九溪卫,亨迁居澧县八里河,柳移居青宁寺,称三大支。祖祠设青宁寺。至1948年,保宁桥有352人。原宗派:尚尔聘治,孙极名丝,世泽昌隆,正启燕贻。续宗派:宗功丕显,奕叶芬芳,涵育润远,槐荫愈香,来哲继兴,循守典章,恢宏先业,蔚为国光。

澧县大堰垱王氏 

    先世原籍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传至旻、鼎,于明季来澧,卜居大堰垱河北王家台。祖祠设王家台。至1948年,传20余世,共650人。宗派:国正天永清,朝安世大定,君相宏远谟,士儒际昌亨,文明昭百载,书经绍千圣,光先宜崇德,顺祖方为荣。

澧县王家湾、晏家峪王氏 

    始祖如山,原籍金陵,自十世祖一昌肇迁荆楚江陵,继徙澧西,子孙散处湖北长乐梅坪、石门太清山,澧县张顺桥、断口、闸口、卢家桥等处。祖祠在晏家峪。至1948年,递传20余代,共732人。宗派:山水孙文金仲木守王一三德家廷作文启宗为学昌士。续派:明良之时,定国以道,崇尚先训,大志克宏。再续:祖有毓前庆,慈必多祯祥,振立绪久远,诗书永膺芳,履正宜高显,玉美自观光,晋升希联太,安谦可复长,功烈能绳武,绍兴理成章,开继恩泽广,登贤耀君邦。

澧县龚家湾王氏 

    始迁祖国贤,明代始居于澧州关山杨正岗烂泥堰。至1948年,共124人。宗派:国文成祚朝邦作大宏克。续派:顺尔祖德,传家本道生,世代光明业,永远定章程。

澧县王家港王氏 

    先世原籍江西,六传至守元迁澧,卜宅王家港。至1948年,共152人。祖祠在王家港。宗派:启登大尚,槐国俊彦,诗礼方正,科发显永。

澧县盐井王氏 

    原为土著,始祖及原籍均不详,今断自学珍公始卜居澧北盐井。至1948年,共190人。宗派:志学承祖高,正大光明邦,继绪赖英士,朝廷重文章。

澧县新洲王家嘴王氏 

    始祖泰华,原籍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大樟树,明孝廉,授江南知府,赠博士,因兵变,携子文轩,姪文郎及胡公迁澧,卜居新洲嘉山孟姜垸,胡公后以嗣继之,越三世传位苞、位口、先浦、先寿分为四房,至清咸丰后仅苞、浦、寿三公之裔有传。至1948年,共62人。宗派:位永知应维,国正天心顺,祖德光昌大,传家世泽长,崇儒宏学业,明道焕文章。

澧县新洲王氏 

    始迁祖载肆,原籍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一说南昌府丰城县老鸦塘,于明永乐2年(1404)迁澧,落籍新州附近啸虎坪,今属津市。单传五传至琳公,生子五,长胜松、次胜柏、五胜权今谓三大房,三胜机、四胜彬未详。至1948年,共2535人。宗派:大德受天命,道昌永正兴。续派:道学克正,家运定兴,绍尔先绪,祖烈丕承,世代久远,多生贤能,观光上国,科甲连登。

澧县王家码头王氏 

    先世原籍湖北荆州府公安县,清康熙间始迁祖启谟来澧,落籍西关外熊家河。祖祠设停弦渡。至1948年,共62人。宗派:启士廷上书臣忠,定国安邦治道隆,纲纪修和光大业,嘉猷永远代天功。

澧县王家板桥王氏 

    始迁祖如彦、如圭,原籍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大栗树。明末清初彦、圭二公同来澧,彦公落业于王家板桥,圭公落业于白马寺。至1948年,王家桥桥64人。宗派:福朱有楚守,如彦庭训久,奕世正光昌,富贵永远长。

澧县熊家台王氏 

    始祖衡公,原籍江西南昌府南昌县,明末兵燹,子孙徙浙、鄂、蜀、湘。迄数传至君聘,字朝选,明崇祯时,流寇滋扰,自江西迁徙澧城东门外兰江驿分路口。二世天如移津市,子三:之鼎、之冕、之昇,冕、昇二公别迁失考。独鼎公生三子:宣、恺、慈,至清乾隆间宣、慈二公卜居涂家塔,后更名熊家台。祖祠在夹堤口南岸。至1948年,共440人。派语:国正家兴仁,本立道自生,厚培光祖德,砺学希贤能。

 
 

| 上一页 |

湖南图书馆 版权所有 @2006.10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