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湖南氏族源流

 

 


 
长沙李氏
株洲李氏
湘潭李氏
娄底李氏
益阳李氏
衡阳李氏
邵阳李氏
岳阳李氏
常德李氏
张家界李氏
郴州李氏
永州李氏
怀化李氏
 

桃源陬市水田坪普山咀李氏 

    始祖凤翥公,六派祖知忠公落业汉寿大围堤獠牙咀,数十年后复徙于此地卜居。

桃源祝庚潭李氏 

    始迁祖仁忠公,明永乐9年(1411)携弟仁惠、仁恕自江西丰城湖茫里迁湘,仁惠居沅陵红土坪,仁恕居龙阳(今汉寿)康家山,仁忠居桃源九庄峪,生景昌,景昌生鸾,明成化间分迁祝庚潭。清光绪30年(1904)始修族谱,1930年、1997年、2004年续修。字派:万国恩明玉之春,珍如学德必自新,有志永昌际盛世,观光宏振耀宗庭,象贤济美绍祖业,孔泽显远裕来人,诚信为本传家风,毓秀文章润斯民。

桃源畲田兴隆李氏 

    始迁祖三星公,明中叶自江西吉水迁于桃源县北畲田之兴隆。至1948年,已传19代,全族人口约300余人,分布于黄龙观、神仙桥等处。清光绪28年(1902)建宗祠于灰山口。清同治12年(1873)创修族谱。

桃源岩坝湾李氏 

    始迁祖锦公,明中叶由江西迁桃源县北莫林村之岩坝湾。至1948年,已传18代,全族人口约200余人,分布于莫溪及慈利等地。清光绪30年(1904)建宗祠于岩坝湾。1944年创修族谱。

桃源陬市李氏 

    始迁祖必超公,明嘉靖间自江西丰城迁于桃源县东陬市之凉伞柳。至1948年,已传20代,全族人口约6000余人,分布于八湖坪、陬市、盘龙桥等处及常德、慈利等县。清道光6年(1826)建宗祠于陬市土地岗。同治3年(1864)创修族谱,1916年续修。

桃源畲田溪东李氏 

    始祖玉佩公,字振鹏,原籍昆明。清康熙时赞助吴三桂反正,由云南镇衡州,败死。其长子宏德扶榇葬于桃源县东新洞寺之团溪湾,其后落业于溪东坪。至1948年,已传13代,全族人口500余人,分布于陬市、浯溪及衡阳等地。清光绪18年(1892)建宗祠于溪东坪。1935年创修族谱。

桃源浔阳坪李氏 

    始迁祖华公,清顺治末年自安徽始迁湖南安乡县,数传迁桃源浯溪河,后迁浔阳坪。至1948年,全族人口不足百人,分布于中卷河、车溪冲、戚家冲等地。

澧县李氏 

    始迁祖吉安公,原籍内江,明时官华王府教授,遂落籍澧州。其子李充嗣,明成化23年(1487)进士,以功晋户部右侍郎、工部尚书;其孙李槃,明嘉靖17年(1538)进士,工科给事中,出为临安知府。

临澧黄家棚李氏 

    一世祖伏棋公,生于明万历年间,卜居临澧县新安乡黄家棚。

临澧枣木桥李氏 

    一世祖显正公,字正士,明朝人,自澧县清塘堰转徙临澧县北乡枣木桥。

临澧檀树笼李氏 

    一世祖自兰公,卜居临澧县合口乡檀树笼。

临澧黄陵桥李氏 

    一世祖必盛公,字世葵,清乾隆年间由湖北监利县程家集迁居湖南临澧县合口乡上黄陵桥。

临澧黄陵桥李氏 

    一世祖大成公,因避明末之乱而自九溪卫迁居此。

临澧黄陵桥李氏 

    一世祖伏科公,字百魁,世居此。

临澧许家桥李氏 

    一世祖正公,字尔玉,初由江西大樟树迁湖北潜江县,清初又转徙临澧县北合口乡许家桥,生有三子:宗荣、宗元、宗先。

临澧范家冈李氏 

    一世祖相奇公,清康熙30年(1691)由湖北石首迁居此。生有四子:尚有、尚利、尚赢、尚郡。

临澧、石门李氏 

    始迁祖滨阳公,原籍江西,历任四川省川东道及左都御史等职,致仕过澧,卜居合口,生子八,剖玉为符,明季兵燹,子孙四散,散处于今临澧县合口乡龙池堰上下及对河游家洲等地。

石门沿市李氏 

    元末自江西迁湖北当阳,后转迁澧州石门。

石门白洋湖李氏 

    明天顺间自江西徙此。

石门花桥峪李氏 

    明弘治时自江西吉水迁此。

石门南圻李氏 

    清康熙时自湖北荆州迁此。

石门阳泉李氏 

    清康熙时自泸溪迁此。

石门磨市李氏 

    清乾隆时自泸溪迁此。

石门洞子坪李氏 

    一世祖怀玉公,清朝人,卜居石门县易市乡洞子坪。

张家界李氏 

    迁湘始祖禄久公,元末家辰州沅陵岩矶头。至必华公乃迁永定。

张家界李氏 

    始迁祖文震公,江西人,明洪武时以指挥使官永定卫,遂著族焉。子孙分析四坪、四溪。

 

 | 上一页 |

湖南图书馆 版权所有 @2006.10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