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郑氏
始迁祖在望公,徽州歙县人,以元进士为澧州学官,明初避乱迁永定。
张家界郑氏
始迁祖朝上公,明洪武时征苗至茅冈司,留居大庸。
张家界后社溪郑氏
始祖珏公,自江西迁湖北公安县。明末贵、刚兄弟避兵迁永定后社溪。
桑植郑氏
祖籍江西丰城县。始迁祖文泰公于清末自永定(今张家界市)后社溪迁居桑植县城,后人分布在刘家坪朝阳地、洪家关二户坪及县城等地。
桑植县城郑氏
祖籍江西丰城县。始迁祖浩公携子思京、思凯于清雍正年间自澧州刘家河汤家洲盘山瓦窑河逃荒来今桑植五里桥乡之五里桥为佣,后卜居县城,后人分布在县城、五里桥、仓关峪、河口、八大公山等地。
益阳十三里寨溪冲郑家湾郑氏
始迁祖维河公,明末自江西吉安避乱来湘,定居于此,后裔七支,分居郑家湾、高村、石燕冲、青塘、衡龙桥、二十里郑家山、十四里白茅山。
沅江郑氏
该族自桓公、武公肇封新郑之后,传四十代至晋文庠公,生平、昭二公。传十七世至侠公,侠公传十三代至宋时清之公,分下至玥峰公,世居江西,生三子:甫、杰、安。安公后裔迁星沙、湘阴、浏阳;甫、杰公裔居沅益羊胡岭、门楼山、大兴、东兴、万子湖、芷泉湖等处。谱尊宋时清之公为一世祖。支祖齐吉公于明天启3年(1623)由湖北黄州府之麻城迁黄冈。二传至以文公于清康熙46年(1707)携弟以静、以魁徙湖南常郡之沅江县。不二十年,以静、以魁仍回原籍黄冈。清咸丰8年(1858)甫、杰二房续修族谱,光绪10年(1884)三修,1919年四修。谱派:(清之公十一世孙起)源标炘堉钜,治柬燮堪均,汉杰熙堂锡,淳材焕执锳,洪模煇堡锦,深树炳型铨,溥本照基镦,池柳煌堤录,洄荣烺塾鍼。
安化郑氏
仕文公三子均通公长子应荣公,由溆浦堆村迁居安化芙蓉。生乔伸,乔伸生贤胤、贤卿。贤卿后迁六亩塘黄龙,今属涟源市;贤胤生子隆、子甫、子秀,子孙世居东山乡东江村。今有人口1000余人。派语:贤子尚文明,允修德日新,卫家惟孝友,立所昌能大。
涟源郑氏
迁湘始祖仕文公,宋末元初由江西新喻县迁溆浦堆村。生五子,第三子均通四世孙世华,字贤卿于明初徙安化县常安乡芙蓉,后迁六亩塘黄龙村郑家院,今属涟源市,开福祯、福财二房。清咸丰11年(1861)始修房谱,1920年续修,今有人口1000余人。派语:世福思能友,永才秉仲兴,国正新明相,家和景庆祥。
新化郑氏
始祖云甫公,宋朝人,原籍江西吉安泰和西乡,其第四子宣仪,于元顺帝至正16年(1356)自溆浦堆村徙邵阳隆回二都前山下。其裔孙徙居新化水车、龙口、文田等地。宣仪房班次:宣源文必思,志楚秀子添,良国元锡如,立所昌能大。
宜章松华洞郑氏
自广州徙此。
嘉禾石鼓园郑氏
始迁祖时荣公,元时由道州宣阳营道村来嘉禾石鼓园。曾徙居清水洞口,明洪武间乃回石鼓园。至1930年,分析上窝岭者48人,下窝岭者27人。
嘉禾翰石郑氏
自新田县分迁嘉禾翰石(即汉下坊)。
汝城北门郑氏
始迁祖辛五公,原福建省莆田县人,宋时迁汝城庐阳。传十三世彦卿徙梅木,士奇徙酃县。至1932年,已传30代,共200余人。
汝城中心洞郑氏
始迁祖宗朝公,清乾隆时自广东省仁化县迁汝城中心洞。至1932年,已传6代,丁口60余人。
祁阳白水廖塘、石湖塘、朱家桥郑氏
始迁祖玉公,原籍河南。生子六,五子祥于明洪武14年(1381)出任祁阳知县,举家迁祁,落籍白水廖塘,六子友文定居石湖塘,长子天如定居朱家桥窠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