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著述成果
图片集锦
研究评论
纪念场所
家族亲友




李  立

(1925-    )

 

    金石书画家。

    湖南省湘潭县(今株洲县)人, 字石庵,号立翁,1925年2月11日生于湘潭县堂市乡一个书香世家。其父系北京朝阳大学毕业生,不幸早逝。随母亲寄居湘潭外祖父家。其外祖父与齐白石有世谊,故他从小受到金石、书画艺术的熏陶。自号“石庵”,自饰一间“石屋”,读书之余刻石、练字、写生,乐此不疲。17岁时集成《石庵诗草》,拓印一册寄北京齐白石先生。白石老人年逾83岁,对他的作品赞赏有加,复信中说:“刀法足与余乱真,可喜可畏可惭也",并嘱先学古人贤人,然后自造门户,另具一派。白石老人还索要其摹刻的"古潭州人"石印。这足见白石老人对后生的奖掖。

    1944年中学毕业后,他进入华中美术学校,刻苦学艺,并以白石老人的教诲激励自己。
1946年考入杭州国立艺术学校雕塑系,常去听潘天寿等大师的金石书画课,专攻刻石治印之学,博采众家所长,努力磨炼个九的金石艺术风格。新中国成立后,他兴致勃勃地到北京拜见恩师齐白石,结为忘年之交。此后,经常上京拜访,收藏了白石老人上千方篆刻拓片和部分书画作品,世所罕见,弥足珍贵。他立志发扬光大齐派艺术,历任长沙市八中教师、湖南省轻工业专科学校教授,长期操刀不辍,探索不止。"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成"齐白石的孝子贤孙",受到批判,仍不改初衷,用写检讨的纸写了洋洋10多万字的《印章技术法十讲》书稿。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懈探索,法古师今,博采众长,在金石界独具异彩,成为名家。其风格刚劲简练,古朴雄奇,给人以挺拔高古、出神入化的感觉。《文天祥正气歌印谱》标志着其金石艺术臻入炉火纯青的境界。其书法也是绝艺,无论甲骨、钟鼎、小篆、竹简、铁线,皆异彩纷呈,自成一体,给人以凝重、典雅之美感。其花鸟画有清新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形写神,飘逸脱俗。1979年以后,出版了《毛泽东诗词印谱选》、《李立金石书画集》、《篆刻技术十讲》、《齐白石印章的研究与欣赏》等作品集和著作。党和国家领导人和文艺界名家以及外国元首人的印章多有出自他的刀笔。他有上千枚篆刻作品流传五大洲20多个国家,享誉海外。他的作品被选人《中日二十人书法联展以《中国书法艺术展》,在日本、德国、芬兰展出。1985年,他的个人金石书法展在香港举办,香港媒体赞曰:"长沙李立,其篆刻艺术复声震东癫,被视为当今高手","凭一把刀扬名中外"。1990年,他的个人书画展又在台湾举办,开两岸书画艺术交流之先河。1993年日本3个城市举办他的金石书画展。美国《世界5000名人辞典》和英国的《世界著名知识分子辞典》、《国际名人传记辞典》、《成就卓著名人辞典》都载有他的业绩。

    他还是一位知名教授,40年诲人不倦,弟子数以千百计。他倾其积蓄和稿费,集资建起两所学校,为家乡农村子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他常说:"国恩、党恩、师恩、人民之恩,一日也未能忘怀。"这就是他治印和做人的立足点。1995年5月11日,中央电视台以《东方之子——金石书画家李立》为题,专门报道了他的艺术成就,称赞他"一代神刀"、"国宝级大师"。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全文检索